9月21日国际和平日到来前夕,记者来到中国东北两座边城,探寻两个嘎丽娅的非凡人生。她们一个为和平而死、一个因和平而生,不同的人生书写了时代更迭与巨变,触动人们对战争与和平的深思,以及对安宁美好生活的向往。
嘎丽娅青春定格17岁
在黑龙江省绥芬河市,有这样一座“友谊和平天使”纪念雕像:一位年轻姑娘张开双臂,挥舞着头巾向人们告别,她身后的火焰化作一双翅膀……
雕像女孩的原型叫嘎丽娅,出生于1928年。她的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俄罗斯人。和平天使嘎丽娅纪念馆内展出的一张照片上,站在哥哥身旁的嘎丽娅身穿长裙、头扎辫子,长相十分甜美。
1945年8月,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绥芬河当地的侵华日军躲在要塞里负隅顽抗。通晓中日俄三种语言的嘎丽娅被选作军使翻译,与苏联红军前往要塞劝降。
1945年8月11日,嘎丽娅带着迎接和平到来的善良愿望,随苏联红军乘车直奔天长山。12日,嘎丽娅和劝降小分队上山抵近要塞,日军提出,只允许嘎丽娅只身进入。
劝降小分队在外面焦急等待。近三个小时过去,日军要塞内传出一阵激烈争吵,随后日军冲出向苏联红军扫射——劝降失败了。无奈之下,苏联红军的炮火覆盖了天长山要塞。
要塞被攻下后,嘎丽娅的家人、同学和邻居多次上山寻找她,却只找到了临行前妈妈为她佩戴的红头巾。那一年,嘎丽娅17岁。
年轻美丽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3天后,日本军国主义宣布投降。为和平而去的嘎丽娅,没来得及看到这一天。如果能活到今天,她已是92岁,应是儿孙满堂。
95岁嘎丽娅四世同堂
在“中国东极”黑龙江省抚远市,95岁的宋增荣享受着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老人一头银发,精神矍铄,五官是典型的俄罗斯人模样,年轻时的照片非常漂亮。
宋增荣的俄文名叫嘎丽娅。5岁那年,她跟随俄罗斯母亲从俄远东地区来到中国,母亲改嫁了中国人。没多久,母亲就过世了,中国继父后来在战乱中失踪。宋增荣被继父的朋友抚养到15岁,在中国成了家。
战后,宋增荣选择留在中国。因为婆婆是山东人,宋增荣的汉语掺杂了浓重的山东口音。宋增荣年轻时勤劳能干,对人友善,在乡里当过生产队长,还做过妇女主任,“20多岁起就会种地、盖房子,50多岁时还当过装卸工”。回忆起冬天去冰上钓狗鱼的有趣经历,老人“咯咯咯”乐得像个孩子。那是一段安宁生活的幸福记忆。
那时,宋增荣怀里抱着孩子去扫盲班学认字。“丈夫一天书没念过。我们合计,就是头拱地也得供孩子上学,就拼命干活。”宋增荣说。
现在,宋增荣已经是一个大家族的曾祖母了。最让她骄傲的是,家里已经有15名教育工作者了。她说:“有知识的人不会轻易使用暴力。”
每年,家人们从天南地北回到抚远看望宋增荣。“现在生活好了,孩子们也孝顺。”宋增荣说,这一辈子苦是苦过来了,甜也甜过来了,很知足。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明白和平的珍贵
因为战争,一名少女将青春定格在17岁;因为和平,一位95岁老人已四世同堂。两个嘎丽娅的人生不禁让人感慨。
“嘎丽娅是一个美丽、聪明、勤劳、善良的姑娘,在战争中献出了年轻生命。”孙伯言,绥芬河的一名退休老人,这样讲起那个凄美、悲壮的故事。他循着20世纪60年代一份公安档案内关于嘎丽娅的寥寥几十字,为发掘嘎丽娅的事迹奔走了数十年。
前些年,孙伯言费尽周折找到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院长同意设计纪念碑,还帮助他牵线克里姆林宫。
孙伯言说,今天,我们讲起这个故事,是想告诉更多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以及中俄两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建立的深厚友谊。
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给绥芬河市民的回信中所写:“我们的友谊就是互相理解、信任、共同的价值观和利益。我们将铭记过去,展望未来。”
这段文字被刻在了嘎丽娅纪念碑雕像的基座上。纪念碑上,嘎丽娅身后的火焰,渐生为象征和平的天使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