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8月13日电(记者李凤双、管建涛、杨喆)50岁的林场工人芦金松过去没有想过,当了大半辈子的“伐木人”,有朝一日自己能变成“园艺师”。
虽已立秋,但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大箐山县的朗乡花海景区里,柳叶马鞭草、醉蝶花、马兰花、黄花萱草……各种鲜花姹紫嫣红,蝴蝶与蜜蜂飞舞其间,花海与小火车、老建筑等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景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看。
芦金松是伊春森工朗乡林业局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名职工,这片花海,便是他与林场职工一起建设起来的。“看着这么多好看的花,还有这么多游客,心里的成就感别提了!”芦金松说。
而就在30年前,芦金松的主要工作是上山伐木,油锯、弯把锯都是他熟悉的“伙伴”。
2013年,伊春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全面停止。许多像芦金松一样的林场职工,面对着林场转型,曾有过一些茫然。
“路其实就在眼前,看你怎么走。”伊春森工朗乡林业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唐加忠说,“我们夏天有代表着绿水青山的鲜花,冬天有代表着冰天雪地的雪花,‘两花经济’抓起来,我们转型就有希望。”
2017年开始,伊春森工朗乡林业局有限责任公司开始在曾经贮存木材、停伐后一直闲置的贮木场建设花海景区。夏季发展“鲜花经济”,打造花海园区,冬季发展“雪花经济”,打造冰雪园区,探索工厂化、品牌化、市场化、低成本发展花卉产业和冰雪产业的模式。
没有请人搞设计和育苗,花海景区的建设全部由林场职工完成。曾经在林场培育树苗30多年的职工孟凡绪,全程参与了花卉的选种与栽培。
“过去是育树苗,现在是种花,虽然有相通的地方,但从来没搞过,也是一点点摸索着来。”孟凡绪说,出苗后移栽前的花苗最娇贵,他和同事就天天守在温室里,生怕出一点问题。
大家的坚守和付出收到了回报。花海从小到大,如今园区总面积达22万平方米,其中花卉种植面积达10.1万平方米。
在景区里,曾伴随贮木场遗留下来的老工业厂房等建筑,也被修旧如旧,改造成文化博物馆等设施,富有年代感的建筑与灿烂的花海共生在同一片园区里。
景区醉蝶花种植区域如同浪漫的紫色海洋,微风吹过,袭来阵阵花香。不远处的草坪上,游客赵林君和姐妹们排起队、唱起歌、跳起舞,脸上洋溢着笑容。“这儿实在是太美了!花开得这么好,以后还会来。”赵林君说。
“今年7月18日景区重新开放,目前已经吸引了2.1万人次的游客,同比增长约20%。”唐加忠说。
花海吸引的不仅仅是游客。“林二代”屈博雅2017年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工作,如今她成为花海的一名兼职讲解员。“花海让我看到了停伐后林场的希望,这里也是能干出一番事业的地方。”屈博雅说。
芦金松与屈博雅有着相似的观点。他说:“放下锯和斧头后,我有一段时间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最初对建设花海也有过怀疑,现在看到了未来和希望,人活着总得有个奔头!”
近年来,伊春市按照“生态立市、旅游强市”发展定位,把旅游业作为高质量绿色转型发展的主业。今年从端午节到8月6日,伊春市31家A级景区已恢复开放22家,共接待游客超过32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