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淡看人生风清正——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武

2020-08-12 11:20:42    新华社

在大部分人眼中,陈俊武是令人高山仰止的大科学家,而在女儿眼中,陈俊武就是个特别单纯的人。

“爸爸对生活要求不高,很轻易就能满足,他可以独自买票挤公交车,也可以在路边摊随便吃上一碗面条。”小女儿陈欣坦言,父亲的生活常态就是行行复行行,轻捷利落地从一个装置现场赶赴另一个:“他总说路要靠自己去走,我们的家人,以及和他关系密切的人,都没有从他那里得到过什么好处和关照。”

任务、压力、责任……每个词提起来都是沉重的,但不管多忙,陈俊武始终活出沉稳从容、行云流水的节奏。绚烂至极,归于平淡,这也许就是他人生境界的真实写照。

他总是强调,每一次成绩都凝结着大量共事者的心血,荣誉理所当然归功于集体,只有和多数人分享才能心安理得。

1985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渣油催化裂化技术在石家庄炼油厂实现产业化,两年之后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主要完成人员名单上,并没有攻关组组长陈俊武和副组长闵恩泽的名字。

“上报材料时,陈俊武专门提出,要把为此项目做出贡献的洛阳设计院的其他几名科技人员列入授奖名单,不列自己。”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郝希仁说,“他希望更多后辈能够受益并成长。”

陈俊武觉得,是时代成就了自己。他总是强调,每一次成绩都凝结着大量共事者的心血,荣誉理所当然归功于集体,只有和多数人分享才能心安理得。

与此同时,在他的人生词典里,“私利”这个词仿佛从未出现过。

2014年7月,陈俊武待了近半个世纪的洛阳工程公司主营业务南迁广州,三分之二的人员全部搬到广州工作,按照级别待遇,公司领导在规划住房时给陈俊武安排了一套180平方米的安置房。

陈俊武听说后,明确表示坚决不要。

公司领导和同事多次劝他,陈俊武非但不高兴,还很生气:“我年龄大了,在洛阳工作和生活,要广州那么大的房子干吗?!”有人提醒陈俊武,如果自己不住,可以留给女儿,或者以后卖了变现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陈俊武硬是谢绝了公司领导的“好意”,再次表示公司可对这套住房另做安排。

凡是花国家的钱、集体的钱,陈俊武都是这样小气。走上领导岗位后,他谢绝了配秘书、坐专车的专家待遇,坚持步行上班近20年。他去外地出差,常常会为省出租车费、省住宾馆的钱而斤斤计较。

1992年夏,中国石化第一期催化裂化高级研修班在大连开班,陈俊武担任导师。到了大连,出了火车站,来接他的却是一辆客货两用车。陪同人员当时就火了:“陈俊武是大名鼎鼎的院士,怎么就用这样的车来接!”陈俊武却觉得无所谓,认为车就是代步工具。主办方在招待所给他安排了高级房间,他也不住,非要住普通房间。

“我是共产党员,就得讲奉献,不能搞特殊。”陈俊武喜欢用数学方程式来考量自己,“一生中奉献大于索取,人生就灿烂;奉献等于索取,人生就平淡;奉献小于索取,人生就黯淡!”

受过陈俊武帮助的人,不止张政伟,有的解决了一时的困难,有的可能因此改变了人生。

鲜为人知的是,陈俊武也有非常大方的一面。

在抚顺工作时,他曾把自己技术革新获得的奖品转交给集体和其他同事使用。迁址洛阳工作后,他把自己的奖金捐给公司幼儿园、捐给优秀民办教师,还捐资4万元设立青年优秀科技论文奖励基金。遇到党的重要纪念日,他都会多交一份数额不小的党费。

1994年8月,陈俊武从报纸上了解到洛阳市新安县考上复旦大学的张政伟正在为学费发愁,就连夜写信联系,表示要全力资助张政伟完成大学学业。

开学前,张政伟如约来到陈俊武家。陈俊武不仅给了他3000元学费、生活费,还为他准备了装有各种学习用品的书包和装有剃须刀、羊毛衫、皮鞋等生活用品的大皮箱,并叮嘱张政伟:“上大学期间,学习费、生活费我全部负担,你只管安心学习。”

此后,陈俊武每年按时给张政伟汇款,直至张政伟大学毕业,累计资助几万元。毕业后,张政伟进入上海市华山医院工作,如今已成为业务骨干,还在上海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

“陈院士是我的恩师,因为他的帮助我才能有今天。”张正伟对陈俊武充满了感恩,凡回洛阳,都要去看望他。

受过陈俊武帮助的人,不止张政伟,有的解决了一时的困难,有的可能因此改变了人生。

2010年,年逾八旬的陈俊武牵头在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组建了河南省石油补充替代能源研究院士工作站,指导团队从事生物燃料方面的研究论证工作。他多次到郑州大学讲课,同时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对郑州大学的孙培勤团队给予悉心指导,还培养了孙绍晖等4名博士后。2016年1月,团队研究成果以80多万字的《生物基燃料技术经济评估》专著呈现,为国家能源战略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6年间,陈俊武对化工与能源学院支付的酬金分文不取,也不让学院负担任何吃住行费用,还不计成本地为学生复印资料,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团队取得阶段性成果之际,化工与能源学院再次奉上陈俊武6年兼职所应得的酬金。这次,陈俊武提出把这近20万元全部捐出,用于奖励和支持该校化工领域的优秀青年学子。

那一天,陈俊武专程赶到郑州大学参加捐赠活动,他谢绝了师生的款待请求,但愉快地接受了学生送上的一束鲜花。他说,要把花送给卧病在床的老伴儿。

“人的一生只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一瞬,应该活得有价值、有意义。”谈到自己做的事,陈俊武总是很平淡,“对社会的奉献应该永无止境,从社会的获取只能适可而止。我努力这样做了,有了一些贡献,这就足够了。”

“一个能正视自己的人,才是值得别人尊敬的人。”这是他经常自警的一句话。抛开石油和科研,陈俊武感到更多的是对家人的愧疚

人们看到了陈俊武的成功,而他却更愿意分享他的遗憾。

“有些课题由于方向看不准、目标不明确或难度估计不足,成功后未能推广应用,其中固然有其他方面原因,但我作为技术负责人难辞其咎。”在家中堆积如山的日记本里,陈俊武一条一条清晰地记录着自己的技术“败笔”,语气中饱含着深深的叹惋。

“一个能够正视自己的人,才是值得别人尊敬的人。”这是陈俊武经常自警的一句话。

抛开石油和科研,陈俊武感到更多的是对家人深深的愧疚。

1957年底,他和时任抚顺矿务局医院护士长吴凝芳喜结连理。陈俊武的科研任务重、出差多,两人聚少离多。

1959年春,国家石油部决定进一步发展煤制油技术,计划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山西建设大型人造石油厂。陈俊武被任命为工厂设计师,这是他第一次领衔承担一个工厂的设计任务。几乎在同时,大女儿陈玲出生,他第一次成为父亲。可是,出生不久的女儿却连续几天高烧不止,生命垂危。

都是“第一次”,都是责任,陈俊武陷入两难。“整个工厂的设计任务都在我这,那么多人在等我,时间很紧,任务很重。”他对妻子说。吴凝芳清楚陈俊武内心的煎熬:“你走吧,孩子有我呢……”

陈俊武忍痛放下家里的“第一次”。

此后的一个多月里,他全身心投入装置的选址工作,跟家中不通音信。回到抚顺的时候,他心中还颇为忐忑:这孩子不知道还在不在……好在女儿是个“争气”的孩子,用呀呀笑语迎接了自己“狠心”的爸爸。

对小女儿陈欣,陈俊武也够“狠心”。2001年冬天,陈欣骑自行车上班途中被出租车撞倒,膝盖粉碎性骨折,需要住院治疗。

陈俊武赶到医院,看着病床上的女儿,皱起了眉头:“这下麻烦了,我还急着出差呢。”回忆起这段往事,陈欣打趣地说:“听到他第一句话不是关心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在他心里,工作总是第一位的。”

出差回来后,陈俊武坚持每天给陈欣送饭。一位年近八旬的科学家,提着捂得严严实实的饭盒,蹒跚步行走到车站,在穿梭的人流中挤上公交车,经过半小时到达医院,推开病房门,亲手为女儿端上一碗热饭。这其中,又含着一名父亲的多少辛酸,多少心疼……陈俊武只能用他自己的方式,来弥补对女儿的亏欠。

2018年1月,和他一同走过60年风风雨雨的妻子吴凝芳离世。

按照妻子绿色殡葬的遗愿,1月21日上午,陈俊武和两个女儿来到洛阳市吉利区黄河大桥,

将妻子的骨灰撒向黄河。

高树悲风,江河凝固。生死契阔,一别永恒。

“他们平日里共同的兴趣爱好就是读书看报,在同一个屋檐下,静静地各持一书,无须过多的交谈和亲近,便是最自然舒服的状态。”女儿们说,母亲生前瘫痪在床多年,父亲只要下班回到家,总会先走到母亲床前,跟她聊一聊工作上的情况,或是拿上一份报纸给母亲念一念新闻,每日如此。

“可惜和她待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虽然心中充满自责,料理完妻子后事不久,陈俊武硬是强忍悲痛调整心情,恢复每天按时来公司打卡上班的状态。

当然,院士的脑海里也不全是数据、公式、模型和石油,也有诗和远方:“我一直有一个计划,从宝鸡出发,坐着火车到祖国的大江南北风景奇特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可是现在身体条件不允许了,不过这也没什么遗憾的,毕竟年老也是一种自然规律嘛。”

90岁生日那天,陈俊武用寥寥数言,回顾了自己的人生:“回忆逝水年华,因有所为而有所成,也因有所未为而有所失。雪泥鸿爪,人生如斯,一生未得休闲固然是有所遗憾,但毕竟是有得有失、无怨无悔……”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嗨!同学,如果你与他在一个大学,可否背他一程
下一篇:扛过难关后,绣娘当上培训师(就业故事·携手渡难关③)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