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跑腿书记——记青海甘德县江千乡协隆村第一书记刘印洲

2020-07-07 15:05:39    中国组织人事报

原标题:跑腿书记

 

刘印洲(右二)在饲草基地与牧民交谈。

 

凭着一股韧劲,刘印洲磨坏了5双运动鞋,吃了30多包方便面、20多个冷馒头,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了别人半年才能完成的走访入户。

正是这股韧劲,刘印洲带领协隆村全村215户、756人,贫困户93户、355人脱了贫致了富。

青海甘德县江千乡协隆村是一个纯藏族村。每天清晨,牧民将自家的牦牛送上海拔4700米的山坡,累了席地而歇,点燃牛粪烧水,一口糌粑、一口酥油茶……过去,靠天吃饭是他们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发展之困笼罩着整个村庄。

直到刘印洲的到来。

2017年7月,新任协隆村第一书记的中铁十七局工程师刘印洲,一个28岁小伙,第一天上任就差点被高原反应打垮。“做梦都是头被按在水缸里”“鼻子像是被人用手捂住了”。同事劝他先休息,适应一下。

“时间可不等人。”刘印洲想,“来村里不是让你坐着、躺着,等你适应、让你养身体的。”

入村第二天,刘印洲就着手走访入户。

果洛州地广人稀,村民极其分散,这个山头住这户人家,隔几个山头才有下一户,前后至少一个小时车程。

刘印洲心里盘算,全村215户,按照开车一天最多跑5-6个山头的速度,要走访所有户,至少一个月以上。

说干就干。第一次走访,就遇上极端天气,车陷到泥里。3个路过的老乡“救”了刘印洲。车轮飞转,泥花溅了刘印洲一身。几个小时后,家住最北的散花揉了揉眼,望着眼前的刘印洲,满脸的不可置信,“这怕是个泥书记!”

“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刘印洲记在心头,落在笔头。谁胆子小,发展产业要多鼓励;谁较莽撞,要提醒不要蛮干;谁家孩子上学困难,要时刻紧盯控辍保学……一圈走下来,扶贫日志上,密密匝匝记录着全村人的性格和家庭情况。

走访只是第一步,整顿村里涣散局面,才是一场大工程。

三个板凳一张桌,几张年代久远的宣传画,歪歪扭扭挂在墙角。“进场”后,刘印洲第一个提议,就是给村里修个像样的会议室。眼看着崭新的桌椅板凳,被摆进了修葺一新的会议室,村干部面面相觑,“咱这第一书记,是说干就真干。”

想干事,人心必须齐。定村规民约,开展“三会一课”,讲党的政策……一段时间下来,村“两委”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可以一起坐下来商定村里的集体经济了。

刘印洲拿出计划:扩建饲草基地,往畜牧业和产业融合发展的路上走。

“没资金,就是空谈!”有人拍了桌子。

“光说谁不会!”有人不屑。

村民也嚷开了,你一句,我一句,那叫一个呛人。刘印洲心里明白,年龄摆在那,大伙这是担心自己能力不行,来这儿就是走过场。

刘印洲没吭声,心里却激起了一团火。

“来了一个娃娃。”一个村干部的小声嘟囔,钻进刘印洲的耳朵。

当初选择驻村扶贫时,刘印洲就已在心里立下了“军令状”。此时,他更是铁了心,向大家承诺,“只要有好的项目,钱我来想办法”。

十多次调研,一呆就是几天几夜;数十个长途电话,一打就是1小时开外;带着近万字的计划书,在乡里一泡就是一天……“刘书记的腿都跑细了!”乡长打趣道。看到了刘印洲的决心,村干部和村民决定跟着他干。资金下来了,运输车队组起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让村干部和村民相信,跟着刘印洲能干成事。

心齐了,发展就快。2018年,饲草基地扩建到5400多亩,草长得极其茂盛,每亩草场能收割约两吨青贮草,当年,贫困户每户就分红420多元。“这是我们的饲草基地!”村民脸上洋溢着笑容,一个劲地往车上装打好捆的青贮草,忙得热火朝天。

不到三年,以饲草基地为基础,“雪山牧业”新型畜牧企业引进来了,贫困户的部分草地、牛羊、资金入股到企业,企业每年按入股资金8%分红,66户贫困户脱了贫;民族服装厂开起来了,不光年底能分红,还解决了数十人的就业问题,带领25户贫困户脱贫摘帽;扶贫电子商务平台办起来了,牦牛肉、黑枸杞走出高原,端到了全国人民的餐桌上……村民年人均收入从原来的2000元,到现在人均年收入万元以上,土坯房也变成了宽敞明亮的易地搬迁房。

这期间,村里传出消息:刘印洲2年驻村期满,要走了。

村民坐不住了,纷纷前来挽留,一定要从刘印州嘴里听到“不走”两个字,才罢休。

刘印洲也坐不住了,眼下,正值协隆村发展的节骨眼,许多事还得靠他张罗,他选择继续留下。

今年,是刘印洲驻村的第四个年头,协隆村已全面实现脱贫摘帽。当初嘟囔“娃娃”的那位村干部,早已改了口,提起刘印洲,也竖起了大拇指:“他是我见过最棒的第一书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从深度贫困村到集体经济示范村——一个石漠化山区驻村第一书记的坚守
下一篇: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牛毓茜:投身脱贫攻坚是光荣更是责任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