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做老乡的“暖心人”

2020-06-03 17:53:02    央视网

 

 

“现在脱贫了,我们的任务就是巩固成果,防止群众返贫,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高寨乡实现全乡脱贫后,严晗终于松了口气。严晗是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高寨乡党委副书记,也是一位扶贫战线上的“老兵”。

严晗说,自己与扶贫工作有着不解之缘。2010年,严晗被调到开阳县扶贫办工作,其间执笔制定了开阳县扶贫开发规划。而今,他又作为高寨乡分管扶贫工作的副书记,带领全乡人民脱贫致富。

 

不到两个月走遍8个行政村

今天的开阳县高寨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产业建设有声有色,村村都通了硬化路,特色食用菌、菊花产业发展逐步成形……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严晗和他所带领的扶贫工作团队的努力。

两年前,高寨乡还是开阳县乃至贵阳市的极贫乡镇,这里基础建设薄弱,群众等、靠、要的思想严重……“穷!”提起对高寨乡的第一印象,严晗感慨道。耕地面积少,土地石漠化严重,全乡交通仅靠一条三级公路……这些不利的条件,都是当地群众致富路上的“拦路虎”。

2019年7月,在高寨乡所有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的关键时刻,严晗临阵受命,担任高寨乡党委副书记,挑起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大梁。

到任之初,严晗深入到各村各组、深入到贫困户家中,通过与村干部座谈、入户调查了解、查阅档案资料等开展摸排。到村后,见老旧房屋就进,见群众就详细了解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不到两个月,他便走遍全乡8个行政村,摸清了解全乡脱贫攻坚底数。

一年下来,严晗的足迹遍布了高寨乡的田间地头。

 

做老乡的暖心人

“快坐下喝口水吧!”在走访贫困户的过程中,严晗经常能碰到群众的热情招呼,这让他很感动。

高寨乡属于少数民族乡镇,很多居民是苗族和布依族,部分群众不会说汉语。语言的不通,刚开始给严晗和群众之间的沟通造成了一定的不便。互相听不懂语言就没法交流,帮扶工作就无从下手。如何消除语言的障碍,拉近与群众间的距离,成了严晗所面对的首要问题。

于是,严晗在每次走访时,都会请懂民族语言的同事翻译,同时主动熟悉学习当地语言。久而久之,他自己也适应了这种状态。

“有一次我们去一个70多岁的苗族老太太家,尽管她不会说汉语,但特别热情,搬来凳子让我坐,用袖子在凳子上不停地擦上面的土,这让我非常感动。”严晗说。老人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属于政府兜底的困难人员。离开的时候,他顺手摸了200块钱给了老人,嘱咐老人买一些吃的。

去年,在走访贫困户时,严晗发现有一贫困户家里连电视机都没有,甚至他们从来就没有看过电视。“知道这件事后,我心里很过意不去,就花了自己1500元钱买了台电视机,送到了他家,还给他们交了两年的广电网费用。”严晗说,有了电视机后,他们非常高兴,保护得非常好,不看的时候还用毛巾把它盖好。“年底了要杀猪,我给你拿两块肉带回去吧!”快过年时,收到电视的村民想给严晗送点自家的猪肉,被他婉拒了。

严晗说,这些都是自己应该做的,群众把日子过好,就是对扶贫干部最大的感谢。

 

扶志、产业两手抓

在严晗和扶贫工作队的努力下,高寨乡在一年的时间内完善了水、电、路、住房等农村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两不愁三保障”实现了全覆盖。

当地扶贫干部回忆,早些年扶贫工作队入驻之初,当地村民等、靠、要的思想较为严重。有部分村民平时不认真干活,整天聚在一起玩,长期下去,便形成了一种懒惰的思想;在家里又不讲究卫生,生活习惯差。

如何在扶贫的过程中彻底扭转这种懒惰思想?除了劝说教育,严晗带领扶贫工作队结合实际情况,从产业入手,让村民们“忙起来”。

2019年,高寨乡共实施因户施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121个,涉及扶贫资金1882. 36万元,工期紧、任务重。在实施过程中,从项目实施方式、每户实施内容、改厨改厕布局,严晗都挨家挨户入户查看,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完成。

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贵阳市开阳县高寨乡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布局,因地制宜带动村民持续增收。2020年,全乡发展菊花种植1050亩,共解决就业100余人,拓宽了贫困户收入渠道。

2020年,高寨乡被贵州省确定为脱贫攻坚验收检查对象。在迎检冲刺阶段,严晗带头组织乡村扶贫干部加班加点完成脱贫攻坚一户一档、入户档案整理以及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最终顺利通过了贵州省组织的脱贫攻坚检查验收。

老乡脱贫了,但扶贫工作并未结束。对于严晗来说,防止贫困户返贫,继续帮助他们致富,成了他和扶贫干部们新的“小目标”。

(原标题:扶贫干部严晗:做老乡的“暖心人”)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把初心镌刻在川西高原上
下一篇:李书记,您放心!月亮洞亮了!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