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韦祖英:带领村民“绣”出美好生活

康彦龙    2020-05-29 14:56:36    央视网

上图为韦祖英

 

央视网消息:5月18日,前往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韦祖英将自己的苗绣产品装进行李箱,再次将代表苗族文化的刺绣产品带上全国两会,这也是她的苗绣产品第三次在人民大会堂亮相。

韦祖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传统刺绣的传承人,也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她6岁学艺,10岁时刺绣手艺在村落已经小有名气。2011年,韦祖英和丈夫决定返乡创业,创办了民族刺绣加工厂,开发特色刺绣品,带动苗寨妇女就业。短短几年时间,就让全村纯收入比五年前翻了10倍。

2018年,韦祖英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履职两年以来,韦祖英每走一步,都像手中的针线般扎实。她利用农闲时节走村串寨聆听乡亲的心声,归纳总结了140条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记录的文字达1.6万余字。

韦祖英说,自己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责任也越来越大。而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她一直关注的焦点。

 

从外出打工到返乡创业 

红色的剪刀、精致的绣片、轰轰作响的机械绣床、转得飞快的线团子……走进马安村祖英刺绣有限公司民族刺绣生产扶贫车间,一片繁忙的景象映入眼帘。

韦祖英是这家公司的负责人,从外出打工到自己创业,韦祖英带领村民们走出了一条文化产业致富之路。

20岁那年,和村里的姐妹们一道,韦祖英踏上了南下打工之路,她选择了广州一家绣花厂,一边打工一边学习机器绣法。

在当地的绣花厂里,现代化设备、自动化操作让之前从事手工刺绣的韦祖英印象深刻。2011年,听到家乡出台了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韦祖英带着技术和一台二手电脑绣花机回到了苗寨。

多年外出务工的收入加上银行贷款,韦祖英两口子凑了20万元在村子里开起了刺绣加工厂。现代化的绣花机盘活了传统刺绣工艺,韦祖英以合作社的形式带动当地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成为绣娘,形成了马安村精品刺绣一条街。

从江县斗里镇马安村是贵州有名的苗族刺绣之乡,村里有个习俗,女子出嫁时一定要穿一件手工苗绣的新衣。“所以村子里大多数女孩子都会刺绣。”韦祖英说,马安村许多老人的家里,都能找到一两件几十年前的嫁衣,这些衣服只有在重大节日时才会穿。

“一部分绣娘每天按时上下班,操控绣花机,领工资;另一部分手艺精湛的绣娘,可以在家完成手工剪纸绣,计件领酬。”韦祖英说,把机绣和手工绣相结合,既能保证批量化生产,又能把手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用苗绣带领乡亲脱贫致富 

从偏僻山村的普通绣娘到返乡创业带动一方的致富带头人,在韦祖英的带动下,马安村组不仅建起“祖英民族刺绣专业合作社”,还形成了远近闻名的“精品刺绣一条街”。原先合作社的34名成员,摇身一变,个个成了老板。

“以前大家是给我打工,现在大家可以自己当老板了,也能带动其他妇女,我就不用操心了。”带动村里妇女致富,韦祖英的想法远不止于此,她还想带动更多的人。

从最开始带领大家脱贫的“祖英民族刺绣专业合作社”,到如今开启致富路的“祖英刺绣有限公司”,韦祖英并不满足,她说:“脱贫是开始,还要努力致富。”今年4月,在从江县政府的政策支持下,祖英刺绣有限公司在美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里建起扶贫车间。60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里,韦祖英正带领将近200名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传承刺绣技艺,绣出美好生活。

“年前,我去到从江的乡镇,干部群众都对怎么保护民族刺绣很关心,我们的绣娘也一直跟我提这个问题。这次两会我要把我们群众的声音带到北京,这是我作为人大代表的职责。”韦祖英说,自己有责任带动大家脱贫,也有责任将民族刺绣发展下去。

 

“加大民族文化和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力度” 

在韦祖英看来,民族文化不应只藏在大山深处,还可以推向更广阔的地方。在她的带领下,经过多年努力,马安村最终实现了从“打工潮”向“创业潮”的大转变。

“现在苗绣是从江马安村的主要产业,你在刺绣一条街上看一看,都是绣花机的声音,大家都在抢工时,都有订单做。”韦祖英说,“相较于手工刺绣的耐心打磨,绣花机可以快速完成大批量订单,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尽管用上了机械绣床,但传统苗绣文化才是这些刺绣产品的灵魂。2019年两会期间,韦祖英提出“修通G242国道缓解出行难”“加大鼓励农村妇女创业扶持力度”等建议。现在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她们家乡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现在村寨都有消防水池,国道也修通了,为我们的绣品走出大山打开了一条致富路。”

“作为一个农村的妇女,我能当人大代表到北京去参加全国两会,我特别高兴。我有责任带动我们村里甚至县里的妇女们一起脱贫,把我们的刺绣推向全国、推向世界。”韦祖英说。

今年两会,韦祖英建议国家加大民族文化和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力度,将民族文化和传统手工技艺编辑成书纳入义务教育阶段的乡土教材,鼓励资助更多年轻人参与学习培训。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宁波53岁木匠化身“献血达人” 百余次献血近6万毫升
下一篇:太行山上一劲松——牛何松同志先进事迹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