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他从未被病毒“打败”过

黄琪     2020-04-27 16:02:59    中国组织人事报

 

刘智明院长的资料照片。 (武昌医院提供)

 

2月18日上午10时58分,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内,一个在新冠病毒疫情一线不懈抗争的白衣战士,停止了心跳。

他是武昌医院院长、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刘智明。春暖花开前,他成了被病毒伤害而倒下的人,但从来没有被病毒“打败”过。

疫情凶险,为了救更多的病人,他带着抱病的身体挺身而出,彻夜不休。即使成了新冠肺炎患者,躺在病床上也只是换了个地方救人,从早到晚不停地处理各种救治事项。不能动了,他也用笑容和乐观告诉病友,“不可怕”“扛住”,成了同事们开导病人的范本。那些他救过的、鼓励过的、帮助过的人,一个个康复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走出了医院大门,他却再也没能回来。

近日,武汉市委追授刘智明同志“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湖北省委追授他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与病毒严酷交锋

他一次次身先士卒

武昌医院西区位于杨园街老城区,门口赫然写着“发热门诊”几个字,在全市严格的防控举措下,刘智明和战友们共同努力,发热门诊的患者已由前期的人满为患到现在为数不多。

时间倒回到1月中旬,病房里不明原因肺炎病人渐多,艰难时刻,刘智明带头查房,组织医院最强的医护力量全力救治病人。

1月21日,与病毒的一次严酷正面交锋来了。

“王书记,上面给我们医院下达了任务,接收499名新冠肺炎病人!人数仅次于市金银潭医院!”1月21日,到市里开完会回到医院的刘智明对他的“战友”、院党委书记王力霞说。

王力霞不由担心,“这可怎么办!两天时间太紧张了。”

“想办法呗!”刘智明给王力霞打气。他在全院职工动员会上说,“这是国家也是人民交给我们医院的艰难却光荣的使命,一定要不辱使命。”

接下来的两天,医院想方设法安排现有病人,尽量把工作做细,一部分情况好的动员回家,一部分转运。然后,将医院东区和西区分开,搬氧气罐……

1月22日晚,是医院接收转运病人的前一夜,刘智明和王力霞两人还在忙着改建病房,一宿没睡。

22日,凌晨4时,刘智明给妻子、市三医院光谷院区ICU护士长蔡利萍打了电话,请妻子帮忙送些换洗衣物,因为医院成为定点后他就不能回家了。

23日,病人如潮涌到医院。接收完病人,刘智明说:“王书记,我感觉有点不舒服,明天准备去做个CT,免得传染给你们。”王力霞望着眼前这个身材健壮,比自己还小几岁的老弟,笑着说:“你不会有事的!”

其实刘智明已经连续多日发热,那几天,他就在门诊打针,打完针继续工作,他戴着口罩,与大家保持距离。该院党政办主任李秀荣问他怎么样,他只说还好。

没想到,第二天检查的CT结果显示,肺部感染严重,刘智明很快被收进了ICU。1月28日,核酸确诊阳性。

 

住进ICU也要救人

他攥着拳头为出院病友加油

在ICU里,刘智明的身份变了,可救死扶伤的使命和担当却没有放下。

他的主治医生、武昌医院ICU主任徐亮嗓音沙哑地说,1月24日,刘智明住进ICU就是重症。“即使是这样,他还在病房不停地接打电话、回复微信,从白天到黑夜。一会儿问病人收进来了没有,一会儿问院内感染防控做到位了没有。”

徐亮多次提醒刘智明,这样不行,太劳累了,必须好好休息!但刘智明说:“我是院长啊,我丢不下!”

徐亮记得,刘智明在ICU内“体验”了几天之后,提醒他,“像我这样长期在医院工作的人,得这个病住进来都会觉得压抑,其他病人肯定也有这种感受,你们要多注意医院的窗户,以免发生意外。还有,病人胃口不会好,可能不想吃饭,你们在治疗中要调节病人的肠内营养。”

“我们说好了,要一起加油的!”已经康复出院的欧女士泣不成声,“他还攥着拳给我加油了!”1月22日,61岁的欧女士住进重症监护室15床。她记得病房里来了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戴着一顶帽子,看上去气宇轩昂,住在16床。后来才知道就是这家医院的院长。

刘智明心态好,经常被徐亮拿来鼓励其他病人。欧女士加了刘智明微信,说自己腿抽筋,刘智明说小问题,补点钙就好了,还说自己双腿肌肉都萎缩了。欧女士出院的头一天,看到医护人员给刘智明捧来生日蛋糕,才知道2月10日是他51岁的生日。出院前,欧女士特地绕到刘智明的病床前,告诉他自己要出院了。戴着氧气面罩的刘智明抬起了手,攥着拳给她做了个加油的手势。

2月4日,妻子蔡利萍一上午给刘智明拨了4次视频通话,都没有接通。只好在微信中鼓励:“老公,你要加油。”隔了一个小时,刘智明回复:“折腾了一晚上……我以为我要死了,缺氧。今早打了呼吸机,好多了!”妻子接着问:“要我去照顾你吗?”刘智明肯定地回复:“不要。”

他心里明白,妻子也在一线,有比他更需要的患者要救治。

 

图什么

他有使命担当

2月14日,刘智明病情加重,转至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直到18日上午,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2月3日,市武昌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文明曾到ICU看了刘智明。“他戴着氧气面罩,看到我来,想跟我说话,刚开口就不停地咳嗽。”文明连忙让他别说话,可刘智明轻轻握了握他的手,还竖起了大拇指。“看他那样坚定,一直期待病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谁料到……”

刘智明人缘好,曾经工作过的市三医院同事也对他念念不忘。市三医院骨二科主任胡海清说,刘智明直爽,做事雷厉风行,不喜欢拖泥带水,工作特别有效率,思路清晰。“他事业心非常强,为工作付出太多了。”

去年11月,刘智明妻子蔡利萍肢体麻木,确诊为严重的颈椎盘突出症,做颈椎手术后一个月都只能在家躺着,需要照顾。刘智明只在动手术的那几天请了两天假,抽出时间陪陪妻子。同事们看着都很难过,但是他说:“实在是没办法,工作实在调不开。”

他总是先为别人着想,医院进入战时状态,他考虑到医护人员很累,就提出晚上10时后,如果没有紧急的事情,不要给专家打电话,让他们好好休息。

网上流传抗击疫情的一段经典对白:“医生,此去欲何?”“战病疫,救苍生!”“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刘智明也是如此,妻子问他,你图啥了?他不说话,只是笑笑。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烈士张抗美:她把危难留给自己
下一篇:点点滴滴,走进病人心里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