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中国青年向世界分享战“疫”故事

刘振兴    2020-04-23 12:06:30    中国青年报

“我们该如何有效地为世界各地青年提供抗击疫情的经验?”

“青年能做哪些事情来阻止谣言的传播?”

……

对于这些世界各国年轻人关注的问题,“信心”与“合作”是95后姑娘王琇琨用自己的战“疫”经历给出的一个中国青年的答案。“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人类团结和国际合作至关重要。作为年轻人,我们需要伸出双手,并肩作战。”

近日,在联合国秘书长青年特使办公室、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举办的“共同应对新冠病毒”网络研讨会上,这个23岁的武汉大学研究生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代表,分享了她开展志愿服务、参与抗“疫”的故事,面向全球直播。

3个月前,武汉“封城”的消息传出,远在山东老家的王琇琨变得焦灼不安,她不停滑动手机屏幕,关注着最新疫情地图。

新闻画面中身穿防护服的志愿者给了王琇琨力量,那些同龄人或穿梭于病房,或奔波在社区,让她也想要“做点什么”。

很快,武汉大学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成立,一批90后武大青年发起了“与逆行者同行·为奉献者奉献”志愿服务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关爱行动,担任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研究生会主席的王琇琨第一时间加入了核心工作组。

如何联系医护人员家庭?如何招募“老师”?如何授课?工作组的5名成员展开讨论。

2月11日晚,武汉大学团委发出“为武汉大学医务工作者子女进行网上教学招募青年志愿者”的倡议书,仅仅48小时,3个500人QQ群就报名满员。

个人基本信息、志愿辅导的年级及科目、支教经历……王琇琨和另外4名小伙伴从全校40个院系的990份有效报名表中,整理出两万多条志愿者信息、1730条医务家庭需求信息。他们商讨匹配方案,反复与志愿者沟通核对,“力求精准匹配”。

凌晨两点左右是家长回复消息的高峰时段,因为医护人员换完班才有时间查看手机。王琇琨也坚持熬夜对接,“要尽快帮他们解决忧心事,让他们安心战‘疫’”。

一个通宵的工作后,第一批志愿者与服务家庭对接完毕。2月15日,第一批“小老师”开始首节线上授课。

彼时,活动只对接人民医院、中南医院等武汉大学两所附属医院的100多个家庭。后来,活动逐渐覆盖到武汉市其他医院,直至所有的援鄂医疗队。

王琇琨在组织活动的同时,也承担起一名二年级小女孩的英语辅导工作。起初,小女孩注意力不集中,面对提问沉默不语。“不能直接从教学入手,要和她做好朋友。”王琇琨思忖。

在小女孩的认知里,很久没回家的妈妈在做一件“很危险的事”。“妈妈在医院治病救人,是一个超级英雄。”王琇琨努力开导她。渐渐地,小女孩敞开心扉。

目前,武汉大学共有1378名志愿者与641个孩子结对,提供在线家教和心理辅导。

在辅导实践中,志愿者们探索、总结出“五个一”方案——一个小组对接一个家庭、一人一计划、一科一备课、一日一反馈、同读一本书。

一个月前,他们收到了一封写给武汉大学团委的感谢信。写信的家长说,志愿者提供学习辅导的同时,其精神也深深感染了女儿,女儿说,“长大后也要做志愿者,服务更多的人”。

在王琇琨看来,在参与志愿服务照亮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在成长。

从2月9日起,她一直为统筹医务人员子女线上辅导志愿工作奔波,优化教学方案,常常忙到深夜,生活也因此变得无比充实,“都感觉不到焦虑了”。

夜深时,有家长发来大段的疫情防护建议信息,这激励着王琇琨“努力让家长、孩子们都满意”。在她看来,“这是一个双向感动、双向教育的过程”。

4月9日,在武汉大学的推荐下,联合国特使办公室对王琇琨进行线上面试,从疫情期间如何缓解心理压力、志愿服务工作经历等方面进行提问。综合前期信息筛选与线上考核,王琇琨被选为此次网络研讨会的中国青年代表,并在联合国秘书长青年问题特使贾亚特玛的推介下第一个发言。

“作为中国青年,作为志愿者,我所做的是帮助一线医护人员子女,贡献一分中国青年的力量。”这个23岁的姑娘说,面对镜头,她感受到强烈的自豪感和青年一代的责任担当,也更坚定了继续做好志愿服务的信念,“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更多的人提供帮助”。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武汉环卫工高上元的抗疫日记
下一篇:4200米高原上的坚守:抗疫一线的藏族姑娘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