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天,因新冠肺炎疫情显得漫长而曲折。大战“疫”面前,没有哪一个人、哪一个家庭是旁观者。无数个普通家庭,战斗在抗击疫情的各条战线,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危难时刻显家风,半月谈记者走访普通小家庭,记录大背景下小家庭的抗“疫”故事。
“爸爸在打病毒”
从大年三十开始,湖南长沙岳麓区莲花镇金华村的党支部书记廖暑炎就一直在村里挨家挨户摸排村民们的近期旅行史,分发公开信宣传防疫知识,时不时还要劝退各类聚会,以防疫情聚集性传播。有农户要办葬礼,廖暑炎还得说服这家人从简操办。
“亲友的健康与思念和告别一样重要。”廖暑炎握住家属的手,耐心劝说:“当前病毒来势汹汹,请你们也为自己的身体考虑。”一番恳谈下来,这家人终于决定丧事从简。
做完乡亲们的工作,廖暑炎开车,去接在高速路口检疫点参与检疫工作的妻子侯建英回家。
52岁的侯建英是莲花镇中心卫生院医生,曾参与抗击“非典”。她从大年初一就自告奋勇在许广高速莲花出入口疫情检测点值班,有时一整天站在刺骨的冬雨中。“休假人员都还没回来,值班量体温的工作一刻耽误不得。”
许广高速是经由湖北进入长沙的必经之路,阻击疫情的压力巨大。每天,侯建英都要检查超过1000台车,并尽可能劝返武汉来湘探亲的车辆。“我的丈夫和孩子都非常支持我的决定,我也每天给他们鼓劲。”侯建英说。
抗“疫”关键期,两口子冲在前头,孩子同样也是。作为一名医生,29岁的儿子廖谦白天在住院部收治病人,晚上在急诊值班。疫情之下,值班人员要24小时在岗,他担心自己每天接触的流动人员太多,便不回家住了。
廖谦的母亲、外公、曾祖父都是医生,“职责”二字让他浑身充满力量。“我这里很好,你们照顾好自己。”廖谦给父母发去信息。
“爸爸,为什么下班了还戴着口罩?”女儿悦悦打来视频电话。廖谦说:“爸爸在打病毒,爷爷奶奶也是。”
唐川与王均玲一同值班
一个眼神就好,我知道你在
刚刚放下年夜饭的碗筷,在重庆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高速公路第四支队工作的唐川,和在重庆市涪陵区敦仁社区医院工作的妻子王均玲便双双接到通知,即刻返岗抗“疫”。
“接到通知后我们立刻收拾东西,准备出发。”唐川说,既然选择了在基层一线工作,就做好了随时待命的准备。
唐川负责值守的是银百高速涪陵南收费站,这是涪陵和重庆主城之间车流量最大的收费站之一,车流密集。
唐川不仅要负责高速公路路面交通安全、路政、运政等执法工作,还要协助开展驾乘人员体温监测及车辆劝返工作。
“从检查点经过的人员,我们都能掌握其健康情况,这对于控制疫情来说很重要。”唐川说。
王均玲所在的敦仁社区医院,则承担着疫情初查筛选的工作,每天面对着众多前来就诊的病人。
没想到,夫妻很快成了战友。王均玲主动申请到路面防疫一线,开展体温监测工作,而她被安排去的地方正是唐川所在的值守检查点。
难得在一起上班,唐川负责询问和记录,王均玲负责测量体温。收费站车来车往,任务繁重,夫妻俩在检查点遇上也只能点一点头,难得说上一句话。
“就算不能经常交流,但是心里知道她就在离我不远的地方,我比以往值守更加安心了。”唐川说,他也十分记挂在农村防疫一线的父亲。“我每天都给我爸打个电话,问问他那边的情况,叮嘱他一定要戴好口罩做好防护。”
每天都下村宣传、入户走访排查的重庆市酉阳县涂市镇大衫村村干部唐辉华,是在朋友圈的照片里才发现儿子、儿媳上了战“疫”一线。虽然担心唐川夫妻两人的安全,但他还是对唐川说:“你们都肩负着职责使命,一定好好完成工作。”
待在家里的女儿糖糖有时会打电话给王均玲,问爸爸妈妈什么时候能回家,王均玲忍不住哽咽:“糖糖,等疫情过去,我和爸爸就回来了。”
“不管怎样,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能克服所有困难。”唐川说。
一家医护,守“疫”线安康
2月10日,在疫情防控一线连续作战半个月的村医邢锦辉发烧了。
湖北省黄梅县孔垄镇邢圩村风雨交加,邢锦辉和同为村医的哥哥邢久红自1月27日起,便主动扛起全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两人每天都要走近2万步,挨家挨户测体温、消毒。连日的劳累让邢锦辉没能扛住,只能在家隔离观察。
“万一我中招了呢,可不能成为移动的传染源。”居家隔离的几天里,邢锦辉没闲着,她每天回复村民微信问诊消息多达四五百条,快午夜时才能睡觉。
“村子里有3700多人,其中武汉返乡的有169人,黄冈市区回来的有3人,其他地方返乡的有440人,防疫压力不小。”邢锦辉说。不过,令兄妹俩欣慰的是,经过半个多月来的防控,村民疫情防范意识大大增强,村里尚无确诊病例。
“还不能懈怠,周围几个村子都有确诊病例了。”邢久红说,现在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期,一定要善始善终。
邢锦辉的丈夫杨盛权是黄梅县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疫情暴发后,杨盛权主动请缨进入医院隔离病区,负责收治发热病人。20多天来,他带领16名医护人员高强度运转,日夜坚守。
大年三十,杨盛权坚守医院隔离区,错过了晚上的团圆饭。晚上快九点时,心里挂念的邢锦辉送了一碗热乎饺子去医院。担心丈夫太忙顾不上吃,邢锦辉请求院领导:“院长,请您命令杨盛权吃了这碗饺子。”
作为医生世家,邢锦辉的女儿杨进文和侄女陈瑛在村卫生室工作,侄儿邢一润在江西九江第三人民医院工作。一家六口,或坚守后方防疫,或冲锋在一线战“疫”,各自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虽然工作苦、风险大,全家人却没打过退堂鼓。“国家有困难,我们没有理由退缩。”邢锦辉说。
“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物资供应。”邢锦辉说,卫生室只有7套防护服,只能省着用,换着穿,每天晚上把防护服放在紫外线下消毒。
面对一线医疗物资紧缺的问题,一家人商量后,向镇政府捐了47000元现金和3000双医用外科手套。“一家子医生在一线战斗,自己的口罩和防护服都不够用,还捐款捐物,真是好家风啊!”邻居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