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碗大米粥,两盘咸菜,几块点心……2019年12月29日中午,记者走进青龙满族自治县县医院旁的一座三层筒子楼,肖起生和老伴儿吴凤兰正在吃午饭。
“中午就吃这?”
“上午洗衣服没时间做饭,凑合一口,晚上再好好做点儿。”肖起生很快把碗里饭吃完,拉着记者往里屋请。
“这间房子是小儿子买来专门让我们猫冬的。”肖起生说,“夏天我和老伴儿要回青龙镇前庄村的家里,我们习惯过‘苦’日子。”
身为离休干部,肖起生本可以颐养天年,他却“自讨苦吃”,把离休工资中的3/4拿出来做公益。
“只要我活着,就要为党和国家做点事”
肖起生1926年出生在青龙满族自治县的一个中医世家,年幼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当了兵。入伍后肖起生很勤快,学啥都比别人快,很快便被连长注意。
“连长和指导员说我是独生子,家里老妈全靠我一个人养老送终,所以让我去卫校学习,以后当医生,不直接上战场。”肖起生说,第一次感受到被他人关心,心里暖暖的。
就这样,肖起生成为部队的卫生员,并在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肖起生作为护士长、军医跟随部队几乎走遍整个中国。1980年,因为要照顾年迈的母亲,肖起生回到家乡,任青龙满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副院长。1983年离休后回到老家青龙镇前庄村。
“当时前庄村小学十分破旧,我看着心酸。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再穷不能穷教育。”肖起生说,学校连围墙都没有,几间房子十分简陋,教室里破破烂烂的桌椅东倒西歪。
他拿出准备维修自己住房的3万多元钱,对校舍进行了翻修,重建了围墙,平整了操场,添置了新的桌椅板凳。孩子们缺少课外读物,他出钱建图书室,购买了1000多册书籍。孩子们在学校只能喝生水,他出资建“太阳灶”,让孩子们喝上了“放心水”。为方便孩子们就医,他出资建学校红十字站,自己当校医,为孩子们诊治轻伤小病。
往学校跑得勤了,学生们的情况都装在肖起生的心里。只要一知道有孩子交不上学费,肖起生就会毫不犹豫替他们交上,目前,肖起生已累计资助80多名贫困学生。他说:“只要我活着,就要为党和国家做点事。”
2019年12月30日,记者来到原前庄村小学,学校已改名为青龙满族自治县第三实验小学一年级部。
学校教师佟久长曾是前庄村小学的学生,他告诉记者,原来学校里的学生没有不认识“肖爷爷”的,“肖爷爷”是校外辅导员,每隔几天就来学校给学生们讲红色故事、卫生知识、法治讲座。
“肖老还会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把国家大政方针、理论时事用生动朴实的语言说给孩子们听。”刚从校长岗位退任不久的李志海说,学校当初编写“小学生文明用语”“小学生一日常规”等海报时,大量参考了肖起生讲课的内容。
“我不能眼睁睁看着老百姓受穷”
汶川地震捐款,湖南郴州冰冻害捐款、玉树地震捐款……离休后的30多年间,肖起生几乎每个月都是手里的工资还没攥热乎,就直接捐了出去。
2018年3月,肖起生从报纸上看到:在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庆恒村党支部书记吉克石乌,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村里的脱贫工作。
得知吉克石乌所在的庆恒村很贫困,肖起生难以平静,“大凉山是革命老区,我不能眼睁睁看着老百姓受穷。”已经92岁的他决定将自己仅有的10万元积蓄捐给庆恒村。可是,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想通过多种途径将钱汇过去,都没有成功。
2018年5月,老战友接他到承德聚会,趁这个机会,他瞒着家里,坐大巴到北京,买了一张去成都的卧铺票,准备自己把钱送到庆恒村。
列车上,他多次胸闷,怕自己撑不住,他赶紧告诉了列车长他此行的目的和家人的联系方式。
列车到达成都站,当旅客们开始按顺序走向车门时,两个身影开始逆着人流向肖起生挤过来。那是列车长和坐高铁提前到达成都站的小儿子肖卫平。
看见躺在卧铺上的白发苍苍的老父亲,肖卫平再也忍不住眼中的泪水,抓起老父亲的手放声大哭。
肖卫平知道,父亲心脏做过3次手术,长途旅行很容易出意外。但肖卫平更知道,父亲不把钱送到,是不会回家的。
随后,肖卫平联系上了吉克石乌,双方约定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府西昌市见面。当吉克石乌穿着民族盛装出现在肖起生面前时,肖起生激动得老泪纵横,“终于把钱送到了!”
如今,庆恒村的农民合作社命名为“起生合作社”,有了多方支援,庆恒村顺利脱贫。
回到家后,肖起生却很少提这件事。在这名抗战老兵心里,这趟艰难行程,只不过是再一次完成任务罢了。30多年来,究竟完成了多少次这样的任务,他从未特意记录过,因为他认为“这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