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空气清新、生态环境优良的乡村旅游目的地逐渐成为城市居民出游的首选。如何科学恢复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脱贫振兴,笔者建议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合理划定乡村旅游适游区,确定不同乡村旅游业态接待容量。在严格执行乡村旅游目的地疫情防控前提下,将村域划分为禁游区和适游区:禁游区主要为村民集中居住的区域;适游区主要为乡村景区、休闲农业点、不在村民集中居住区域的乡村民宿、旅游型传统村落、沿道路与街道的乡村旅游接待点等。根据不同乡村旅游业态的空间特征与游客安全旅游空间分布,制定不同乡村旅游业态接待容量标准。
其次,以城市游客需求与乡村振兴为导向,整合乡村文旅资源,创新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强化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以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乡村资源环境本底,整合乡村文旅资源体系,坚持农民参与主体性原则,构建诗意的田园乡村生活方式,坚持游客体验性原则,创新规划乡村旅游产品体系。鉴于疫情对人们行为方式的影响,须加强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供给,特别是加强环卫、医疗等相关设施的建设与服务保障力度,全面提升人们对乡村旅游消费的安全信心。
第三,面向管理者、运营者、游客三方建立乡村旅游公共服务在线平台。整合乡村地区可开放的旅游资源,建立在线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依托通讯、交通、乡村旅游等大数据,搭建乡村旅游公共服务网站平台。面向乡村旅游的管理者与运营者,建设乡村旅游的营销宣传、旅游与农特产品“直播带货”销售平台、技能培训、食宿服务、企业诚信经营、游客意见和创意征询、游客不文明记录、疫情预警应急等运营管理功能。面向广大游客,建设在线咨询、接待点客流量查询、网上预约、产品购买、服务点评、投诉等功能。
第四,制定并发布游客乡村旅游指南、乡村文明旅游公约,建立乡村旅游预警防控体系。针对游客在乡村地区的自驾游、观光食宿、休闲采摘等旅游行为和公共卫生防疫要点,制定并发布游客乡村旅游指南、乡村文明旅游公约。制定完善规范的乡村旅游疫情报告程序和防控应急预案,建立预警快速机制。
此外,要制定实施扶持乡村旅游企业应对疫情的信贷、税收、补贴等政策。针对民宿、民俗旅游户等乡村旅游企业,调查实际损失情况,摸清其恢复发展的需求,从税收、保险、贷款等方面,切实提供恢复发展措施。例如,为乡村旅游企业提供一两年的小额无息或低息贷款,返还近一两年、减免当前乡村旅游企业的税收,延长乡村旅游企业保险缴纳时间,补贴乡村旅游企业的提档升级等。(唐承财、孙孟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