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旨在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前不久,习近平主席向“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发表书面致辞。他强调,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互利共赢。我们愿同合作伙伴一道,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团结应对挑战的合作之路、维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进经济社会恢复的复苏之路、释放发展潜力的增长之路。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和不稳定性增多,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繁重,对“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在后疫情时代,我们亟需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全面总结、系统梳理“一带一路”建设理论和实践成果,聚焦重点、深耕细作,共同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第一,不断完善新形势下“一带一路”学科建设与知识体系。
自2013年至今,“一带一路”倡议不仅赢得了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众多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还掀起了新一轮的丝路研究热。不过,当前“一带一路”倡议的学术研究分布在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地理学等不同学科领域,还没有形成一个专门、系统介绍“一带一路”倡议的学科。未来“一带一路”项目建设将更加求稳、求深和求实,因此,系统化的理论指导变得非常必要。
新近出版的《“一带一路”大百科》正是构建“一带一路”知识体系的一次有益尝试。该书内容包含历史沿革、经济地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7大类,1000多个词条,提供了一份有助于深入把握“一带一路”全景的长卷,为新形势下对“一带一路”在知识领域进行专业化、技术化及系统化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未来,“一带一路学”的构建应当进一步从学科建设的高度出发,提纲挈领地将不同学科优势资源进行整合,用“中国思想”阐释“中国方案”,为今后的“一带一路”倡议研究提供理论源泉。
第二,推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从外部看,全球经济面临深度衰退,尤其是在疫情影响下,难以全面复工复产导致供应链断裂和需求疲弱。从内部看,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发展前景向好,但也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部分矛盾在疫情背景下更加凸显。面对严峻形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面对经济发展的内在矛盾及当下现实环境所作出的必然选择。
“一带一路”作为产业协作、共同发展的国际合作平台,也应该成为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平台,在联结世界商贸机会与资源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为此,我们应当思索如何提高国内经济发展的质量,构建“一带一路”内外联通的战略大走廊,推动中国形成东西双向、海陆并进多层次多渠道的开放新格局,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第三,让“一带一路”成为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绿色通道”。
世界各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任何国家都无法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必须加强团结合作。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再次凸显了加强全球公共卫生合作的紧迫性,也再次彰显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应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通力合作,共同应对各国乃至全球公共卫生体系面临的巨大挑战。
一方面,中国在未来可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建立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同时保持出入境信息高度透明,精准追踪传染源,遏制疫情传播。另一方面,各国可以互相派驻医务人员、分享治疗经验、协调后勤保障和管理机制。在上述基础上,有效推进联防联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同时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
在当前背景下,医疗卫生领域的长效合作将促进更多的经济与政治往来。而且,国际危机情况下的互帮互助更能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让“一带一路”成为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绿色通道”,不只是非传统安全意义上的自我保护,更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作为和担当。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