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创新智库 > 正文

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环境教育须先行

吴健    2020-06-30 14:34:05    光明日报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认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如何培养和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已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社会的道德、秩序、文明均提出前所未有的考验,更呼唤着人类集体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冷静反思。经过疫情的洗礼,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悄然出现一些“绿色”的变化,出行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多通风、分餐制、垃圾分类、拒食野味逐渐成为大众的共识。这些变化体现出人们努力通过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化解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对立,尊重顺应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与尝试。

1.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十分必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认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绿色生活方式,简言之,即是指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中注重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方式生活。从深层意义来讲,绿色生活方式更是一种良好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意识的体现:当代人在享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同时,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资源与生态环境,履行好应尽的可持续发展责任。同时,也意味着个人自然审美观的养成以及对生态伦理和道德规范的遵从,是人类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

从经济学视角来看,由于生态环境的整体性,个体消费活动产生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占用,极有可能给他人或整个社会造成额外的成本和代价,即产生外部性影响。当个人选择绿色生活、保护环境时,他就在主动减少自身行为的外部影响,主动承担行为的成本,创造出优美环境,营造正向的外部影响。同时,由于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性,如果个人仅局限于个体理性、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集体将面临“公地的悲剧”,可见,绿色生活方式也是一种集体理性的选择。

2.环境教育是培育绿色生活方式的关键一环

绿色生活方式建立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基础上,需要行为人具备生态科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备理性认识,对社区、城市、国家甚至世界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保持关注,这对于普通大众来讲并非易事。因此,环境教育必须成为培育绿色生活方式的关键一环。

以疫情以来关于“禁食野生动物”的争论为例。有些人认为吃野味是个人自由,首先,这很大程度上源于认知缺乏。由于环境系统的普遍关联性、环境影响的隐蔽性和滞后性、环境影响相关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充分,人对自身行为的外界不利影响往往不易察觉。比如,当个人食用野生动物时,并未意识到这种行为传递的消费需求信号正在刺激供给端的行为,推动一个巨大的商业链条,甚至非法市场的形成。再如,由于传统习俗的惯性认知,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的卫生风险,更难认识到在野生动物养殖、捕猎、交易、贩卖、屠宰等环节也都存在人畜共患病的高度风险,极大威胁全社会的生态和公共卫生安全。或者,在另一个极端上,由于对野生动物缺乏科学认识,给野生动物贴上“污名化”“敌对化”的标签,没有认识到威胁人类安全的不是野生动物,而是人与自然的相处方式和安全距离,甚至试图错误地以“生态杀灭”的方式解决问题。其次,绿色行为面临激励缺乏。由于存在上文所说的外部性,纠正自身负外部性的行为往往需要付出额外成本,缺乏经济激励使行为人即使知道负外部性的存在,也不会主动践行绿色行为。再次,生活中的绿色行为还面临管制缺乏的困难。由于资源环境的产权界定不清晰,环境破坏行为往往难以被观察和监督,加上因部门协同、执法成本、技术条件等方面因素的限制而出现监管真空,破坏环境的行为面临极高的监管成本和难度。

可见,把绿色生活方式转化为日常生活的自觉习惯,仅仅依靠强制和建立经济激励是不够的,从根本上还需要社会道德规范的引导。而教育可以发挥促进人的习惯养成,调动理性和内在的同情、关爱的作用。教育回应着时代之需、时代之问,承担着立德树人和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应该主动将环境教育全面渗透到国民教育体系中,通过调查研究产生环境知识、通过科学普及传播环境知识,通过知识产生环境认知和意识,激发公众的绿色生活意愿和自发行动,培养具备生态文明思想和素质的合格公民。

3.全面推动环境教育培育绿色生活方式

中国的环境教育由来已久,成汤“网开三面”,管仲“谨守山林菹泽草莱”,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孟子“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等朴素的环境主张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时至今日,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的突发性、复杂性和危害性不断升级,环境教育却显得落后于时代需求。笔者建议,把环境教育作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主体协同推进的事业,全面推动环境知识普及、环境体验和环境实践,通过教育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选择。

结合人的成长规律,在成长的各个阶段普及不同深度的环境知识和技能。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以趣味方式带领学生感受环境美好,认识自然现象,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高等教育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代际思维,深刻体会地球环境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形成对人类社会未来的共同关注。

走进环境,感受自然,了解自身行为和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和后果。人本是自然的产物,这种种源的亲和力使得人类天然地有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愿望,但现代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商业化发展逐渐将绿色驱赶到城市的边缘,也使得年轻人正从心理上远离自然。英国的“卢卡斯环境教育模式”、日本在教育中主张“感受自然-认识自然-探索自然-保护自然”的培养过程都是值得借鉴的国际经验。

大力倡导实践教育,开展有利于个人又有利于环境的行为示范。加强学校与城乡互动,鼓励学生参与垃圾分类、绿色出行、拒绝野味、环保科技创新等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利用互联网和智能技术,降低绿色生活的行动成本,提升绿色生活的收益,以此与环境教育产生合力,发挥更好的效果。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新冠肺炎疫情敲响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警钟,同时绿色生活方式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客观要求。我国处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征程之中,全社会应全面推动环境教育,培育绿色生活方式,践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观念。

(作者:吴健,系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加强“食育”刻不容缓
下一篇: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