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品牌 > 资 讯 > 正文

跨境电商增速迅猛 产业链持续受益

2020-12-02 14:59:32    中国商报

“双11”落幕,“黑色星期五”(以下简称“黑五”)接棒。天猫国际、京东国际、苏宁国际等跨境电商再度交锋“黑五”。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其中,跨境电商加码促销活动,抓住年末增量机会。

 

火拼“黑五”季

作为更具“洋味儿”的购物节,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参与到“黑五”季,跨境电商也纷纷加码这一全球年终购物狂欢。

“覆盖全国600座城市,人均消费高达1836元,北上蓉广渝购买力最强。”近日,国内垂直跨境电商平台洋码头发布“黑五”全球扫货季第一波战报。数据显示,洋码头4天时间共举办直播1742场,横跨四大洲28个国家,消费者足不出户“买全球”成为现实。

今年受海外疫情持续发酵影响,中国消费者的海外购物需求被强烈压制,此前那部分在海外消费的购买力回归国内消费,跨境电商平台成为了新通路。据介绍,为了全面满足中国消费者的井喷式需求,两个月前,洋码头平台上的8万多名买手商家就已经开始为中国消费者备货,商品覆盖全球83个国家400多个品类。

 

跨境电商企业猛增

近日,亿邦智库发布《2020跨境电商发展报告》称,跨境电商连年快速增长,疫情之下跨境电商逆势增长。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2.16万家跨境电商相关企业,2019年新增企业3191家,同比增长30.1%。今年以来,全国新增跨境电商相关企业4800余家,同比增长59.6%。从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以7609家企业排名第一,占全国的35.2%,是第二名浙江省(2775家)的2.74倍,福建排名第三。此外,全行业26%的企业拥有进出口信用。

近年来,国内“黑五”热度持续高涨。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26日,我国跨境电商相关的在业、存续企业共有2.16万家。

据了解,近十年,跨境电商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企查查数据显示,相关企业年注册量从2015年开始迅速猛增,2015年新增企业2136家,同比增长88.4%。随后的四年时间,年注册量均保持在2000-2500家之间。2019年,行业再次经历一次大幅增长,全年新增企业3191家,同比增长30.1%,比十年前的数据增长9.3倍。

跨境电商由于牵涉到海外贸易,因此相关企业具备进出口信用的比例比较高。企查查数据显示,在目前我国的跨境电商企业中,共5652家拥有进出口信用,占据总量的26%。

今年以来,疫情对跨境电商供应链、物流等产业链环节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由于“无接触”的大环境促进了线上交易的发展,因此相关企业注册量也实现了大幅增长。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跨境电商企业今年以来共新注册4809家,同比增长59.6%。其中,6月的单月注册量最高,达到637家。

 

相关产业链将受益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国进出口贸易在二、三季度逐步复苏。专家表示,刚刚过去的“黑五”购物节叠加海外年末节庆,国内部分外贸企业订单量持续保持高位,全球跨境电商的增速迅猛,产业链上相关企业也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今年以来,多地跨境电商进出口业绩增量都有不俗表现。武汉天河机场快件中心跨境电商进出口货物总量创下历史新高,截至11月23日,进出口货物总量首破600万票,同比增长285%;今年前10个月,广东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为1047.8亿元,同比增长25.1%;陕西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中欧班列“长安号”今年共开行3167列,是去年同期的1.8倍。此外,近期集运价格飙升,集装箱供不应求,国内港口集装箱的吞吐量激增。

“黑五”购物节也带来巨大的进出口增量。据悉,截至购物节前一天,仅南航浦东货机进港货量逾7500吨;上海货机出港快件达10446吨,货量同比增长7%。

另外,随着大量传统贸易订单转为线上成交,跨境电商出口需求不断增长。专家表示,从今年以来的海外收入占比提升情况来看,机械设备、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等提升最为明显。若进一步延伸至这些行业的上游,可以看到铜、铝的需求结构中,有较大比例用于电力电子、空调制冷、机械装备等行业,景气度也有所提升。同时,中国优质商品在海外的竞争力不断提高,中国品牌全球化进程有望加速。(依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新能源汽车品牌加速渗透 选址瞄准高端购物中心
下一篇:44.5元1盒的方便面,你愿意买吗?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