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财政票据电子化便民又利民

2020-12-31 14:08:52    经济日报

根据财政部新颁布的规章,自2021年1月1日起,社会公众可以直接使用财政电子票据进行报销,相关单位也可以直接使用财政电子票据进行财务入账和档案管理。这项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改革,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作为政府职能转变重要抓手,助力公共服务便民利民,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相比发票,不少人对财政票据还不熟悉。实际上,大部分人都会和财政票据打交道。财政票据是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款凭证,主要用于征收政府非税收入或者从事非营利活动,广泛应用于医疗、教育、交通等众多领域。比如,医院就医收费、高校学生缴纳学费、道路停车收费、高速公路通行收费,这些情况都需要取得财政票据,不少人还需要用票据进行报销。

以往,财政票据主要是纸质票据,往往需要办事群众长时间排队缴费、打票、取票,既费时又费力。顺应科技进步发展趋势和建设数字政府要求,我国全面推行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群众通过自助机、APP、扫码支付等方式缴费,收费单位则可即时向缴费人发送收费电子票据。

这项改革正在显现出越来越大的政策红利。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财政电子票据以其“非接触、零聚集、高效率”的优势,切实提升了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能力。在北京,所有城区实施了道路停车收费电子票据改革,计时计费由“电子眼”实时完成,实现了线上收费、结算、开票,有效治理了人工收费混乱局面,方便了群众停车,减少了国有收入流失。

票据虽小,一头连着群众办事,一头连着国家治理。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了对海量票据存根无法全面监管核销等管理滞后问题,实现了实时获取收费信息,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无死角、全方位的监督,为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提供了有效手段,使一系列收费更加公开透明、监督严格。可以说,财政票据电子化实现了利国利民、多方获益的目标。

顺利推进这一改革,需加强制度建设。日前,财政部修改财政票据管理办法,赋予了财政电子票据与纸质票据同样的法律地位和权益。财政电子票据法律地位已经得到确立,各有关单位可以将财政电子票据作为报销入账和电子归档的合法凭证。

有了制度护航,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应继续加快步伐。各地要聚焦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加强电子票据的运用,比如将医疗电子票据运用到医保报销、商业保险报销中去,让人民群众在看病就医、费用报销时,能够切身体会到财政电子票据的便利。

财政电子票据是新事物,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宣传和指导。特别是关注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让老年人更好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通过完善和落实一系列制度措施,使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切实便利群众,让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红利。(文/曾金华)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健身卡“7天冷静期”,不妨推而广之
下一篇:记住每一朵翻腾的浪花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