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下空间快速增长的同时,其巨大的安全风险隐患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应加强城市自然灾害的综合风险评价研究和地下工程塌陷防治工作,从而提高城市整体防护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从根本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地下空间新增的建筑面积约为2.57亿平方米,“十三五”期间全国地下空间直接投资总规模约8万亿元。
地下空间是城市发展中的必然产物,它的优势显而易见:适当缓解了城市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城市化进程中的诸多难题,实现了土地多重利用,丰富了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很多城市更加愿意开发地下空间。
在地下空间快速增长的同时,其巨大的安全风险隐患和频频发生的安全事故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地下空间的安全性,不仅关系到地下空间自身,而且关系到地上空间人员的生命安全。
由于有的城市岩土工程地质探测不到位、老城地区地下管线老化等原因,在发生地质灾害时,城市地下空间更容易受损垮塌,造成人员伤亡。相比地上,地下空间在遇到灾害或危险时,由于空气流通性低,烟雾、有害气体等容易聚集,加之安全出口设置不多,人员不易疏散,容易造成伤亡,救援难度较地上也难出许多。有关单位近日发布的《2020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蓝皮书》显示,2019年我国地下空间灾害与事故共243起,较2018年增加50%。这警示人们,作为城市发展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地下空间绝不能无序扩张,把安全抛在脑后。
地下空间特别是深层地下空间、大型地下商业综合体在开发之前,必须经过严格考察、论证和规范,形成一套系统、科学、安全、可持续的开发利用体系,从而提高城市整体防护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从根本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还应加强城市自然灾害的综合风险评价研究和地下工程塌陷防治工作。
地下空间投入使用后,相关主管部门的监管要立即跟上。要完善消防预警、自动灭火、排烟系统,让管理与维护工作常态化。为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今年4月份,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了《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各地开展摸底调查,研究制定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和市政基础设施安全管理指导意见,推动各地开展城市地下基础设施信息及监测预警管理平台建设。
防范地下空间安全隐患,增强个人安全意识十分重要。人们在进入地下空间的时候,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留个心眼,注意看一下空间的内部设施和布局,记住逃生通道和安全出口的位置,一旦有危险发生,能够第一时间开展自救。地下空间的工作人员也要具备相应的疏散和救援常识,防止意外发生。(文/常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