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虑是否盈利”“路再难也要修通”“个人发展服从国家民族的需要”……今年是成昆铁路建成50周年,在沿途采访中受访者发自内心感人肺腑的语言让在场所有人为之动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筑路工人、货车司机、乘务人员、普通百姓,成昆铁路把他们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正是他们坚守与付出抒写了一代又一代成昆人对祖国和人民的担当和忠诚。
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无论是在艰苦年代,还是在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的当代,吃苦耐劳勇于创新始终是成昆建设者的不变品质。成昆铁路沿线地质极为复杂,有“地质博物馆”之称。半个世纪前,党中央一声令下,工人们背上行囊离开家乡无怨无悔。没有盾构机,他们一锹土一铲泥的挖;没有压路机,他们一米接一米推进;没有先例参照,他们就创新突破。六年时间,他们完成了西方认为不可能的奇迹。在成昆复线控制性工程项目小相岭隧道,工人们把家搬到了工地,隧道不通誓不还。面对暗河、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他们毫不退缩,迎难而上,创新迎接挑战。这是精神传承最鲜活的写照。
这是一种默默的坚守。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伟大事业从来都需要坚守。地质条件复杂的成昆铁路,建成难,维护更难。曾有外国专家断言:即使铁路建成,狂暴的大自然也必将在10年内使它变成一堆废铁。章显容、戴启宽等看守工不信邪,他们坚守大山深处,无论昼夜寒暑、风狂雨骤,来回巡视监控,整治孤石危岩。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为这条铁路大动脉保驾护航。登上5633次扶贫慢火车,车上乡亲们面带笑容拉着家常,与人来人往来去匆匆的普通火车相比,这辆火车更加温暖。8000多个日夜坚守,列车长阿西阿呷几乎认识列车上每一位乘客,她把乘客视作家人。曾经有机会调离的她选择了坚守,选择了和乡亲们在一起,这些年她见证了彝族同胞的跨越发展与脱贫致富。“过去大山挡住百姓的梦想,如今这趟列车让大山特产走出去百姓钱包鼓了,城里好东西涌进来,老百姓生活好了”。坚守的还有那些走出大山的孩子们,“我要出去看看现代的文化,然后带着先进理念回来建设家乡”,坚守不仅成就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成为一种美德代代相传。
这是一种为民的责任。成昆铁路建设之初,勘测设计共提出三个方案,东、中、西线,中线因距离短、建造难度较小,被设计者推荐。然而党中央毅然选定了建设难度最大、距离最长的西线,这不仅是对国家战略的考量,更是为了居住在四川凉山和云南楚雄的彝族同胞们。铁路关系国计民生,不可用投入收益来考量。为了方便百姓出行,带动地区发展,再难再险也要修通铁路。这就是一种责任,是为人民服务宗旨最生动的注脚。
一条铁路成就了无数人的梦想,一条铁路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三代人的青春接力共同阐释对祖国和人民的担当和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