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普通列车不该是禁烟盲区

2020-12-04 11:14:19    南方日报

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早已成为社会共识和法律规定,但普通列车仍是烟雾缭绕之地,许多列车甚至专门将车厢连接处设置为吸烟区。近日,山东一名旅客因为所乘普通列车一直有人吸烟,将承运该列车的铁路部门诉讼至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引发舆论关注。

正如网友所质疑,“坐高铁都是全车禁烟的,为什么坐普通列车就享受不到呼吸清洁空气的权利?”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框架公约》在我国已生效多年,《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条例》等法规也早已深入人心,它们对于“禁烟”的解释明确而一致,可总结为“所有室内工作场所和室内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内都应是无烟的”。特别是在高铁及动车严格禁烟的对比下,普列允许吸烟的事实更令人摸不着头脑——同样都是铁路部门治下,同样属于交通工具范围,为什么一个就“法无禁区”,一个却成了“治外之地”?

对普列的这种差异化处理,《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甫一实施就有所体现。该条例明确规定“高铁及动车组禁止吸烟”,力度更堪称“铁腕”,无处不在的烟雾报警器可以直接逼停列车,违者不仅被罚款,甚至会被追究刑事责任。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是考虑到高铁时速快,任何一点火星都可能酿成火灾,而普列速度有限,铁路部门大概有信心控制风险吧。此外,铁路部门还常用车厢结构作回应,大意是说高铁及动车密闭性好,二手烟不易排解,普列车厢连接处则专门设置了通风系统,二手烟的危害性并不显著。

如果说车速还貌似是专业的理由,关于车厢结构的回应是完全不能被接受的。相关研究表明,二手烟暴露没有安全水平,只有完全的无烟环境才能真正有效地保护不吸烟者的健康。你普列车厢连接处通风水平再高,也不可能完全消灭二手烟雾吧。况且,坐过普列的人都知道,列车内人们走来走去,保不齐就有人走路带风,“传播”了二手烟。此前,也有相当数量的旅客发起了诉讼,将铁路部门告上了法庭。这都从理论和实践上证明了,普通列车和任何公共场所一样,没有不禁烟的特殊理由,执法不应该厚此薄彼。

又有网友跳出来说,普列全面禁烟虽势在必行,但鉴于我国烟民数量巨大,是否考虑设置“过渡期”,或干脆保留少量“吸烟区”?这是许多人一贯的陈词滥调了,但从逻辑上就不过关。政策考虑烟民的现实利益没错,但它能排在被动吸烟人群的利益之前吗?执法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网开一面,只有不偏不倚、一视同仁,才能取信于人。而且,广大烟民没有那么脆弱,在高铁动车禁烟之前,也曾有人叫苦不迭,但最终适应得很好。利用好普列站台停车的时间,烟民完全可以照顾好自己,何必要侵夺公共场所呢?

综上,严格执法不应有任何例外可言,普通列车也不该成为禁烟盲区。铁路部门应该拿出更有力的态度,禁止在所有列车上吸烟,用鲜明的规则意识涵养健康的社会文明。(扶 青)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给人脸识别戴上法律紧箍
下一篇:又见热气球坠亡,安全不能靠生命提醒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