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抓住治理窗口期,管好APP生态

2020-12-02 10:51:19    广州日报

整治违规APP持续升温。据媒体报道,全国APP个人信息保护监管会近日披露,自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目前已完成国内用户使用率较高的44万款APP的技术检测工作,责令1336款违规APP进行整改,公开通报377款整改不到位的APP,下架94款拒不整改的APP。而专项整治行动将再延长半年到明年年中。

在工信部此前联系开展的九批次集中检查中,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违规使用个人信息、强制索权等3个问题突出,占比分别为32%、20%、21%。这些行为实际上触犯了法律的底线,侵害了用户的选择权、知情权和隐私权等合法权益。尤其是APP中存在的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的伤害更大。

那么,问题的根源在哪里?通常,APP个人信息保护治理工作非常复杂,涉及APP运营开发、移动应用分发平台、SDK(软件开发工具包)等多个环节。而且,移动应用产业的企业规模小,发布渠道广,软件数量多,版本更新快,造成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破解篡改现象普遍、分销渠道混乱等诸多问题。一言以蔽之,移动应用的产业生态不够健康,研发成本和行业门槛较低,“小而散”问题突出。据某知名咨询机构的调研,APP的平均生命周期不过十个月,有些APP出生即死亡。不少APP只重上线速度,不重产品质量,行业中蔓延着生存焦虑情绪。

当前,治理APP生态处在关键的“窗口期”。面对新业态产生的新问题,创新治理模式势在必行。工信部所推进建设的全国APP技术检测平台,至2021年将具备全年检测180万款的覆盖能力。该平台彻底改变了手工检测的落后方式,大幅提升了技术检测的深度和广度。接下来,各方应当在建立长效机制、完善治理布局上持续下大力气,在构筑综合治理体系上不断加大创新力度,跑赢行业野蛮生长的速度。

在移动互联时代,平台经济更是一种信用经济。不尊重用户,放任盲目追求流量的“野马”,实质上伤害的是平台经济的信用基础。头部企业理应拿出应有的担当和责任感,把引领产业生态的作用发挥出来。对少数漠视治理、心存侥幸的头部企业,要让制度长出牙齿。那些曾经对整改心怀侥幸的企业,应该对未来持有一种危机意识,筑牢红线意识,完善管理机制,在治理行业生态的持久战中力争后来居上。 (杨博)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美育中考,该怎么考?
下一篇:“社区团购夺小摊贩生计”?别只见道德不见其他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