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深海科考加快海洋强国建设步伐

2020-11-30 14:38:56    北青报

深海里孕育着生命,探索深海对生命科学等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加强深海科考也有利于培育相关设备产业的发展,为了满足有关任务需求,我国研发了微型无人专用潜水器、大深度潜水作业支持船舶等填补国内空白的高端装备。“奋斗者”号等载人潜水器是我国深海高技术集大成者和标志性国之重器之一,体现了广大海洋科技人员的集体智慧和强大精神力量。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于11月28日胜利返航。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致以热烈的祝贺,向所有致力于深海装备研发、深渊科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奋斗者”号研制及海试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具有了进入世界海洋最深处开展科学探索和研究的能力,体现了我国在海洋高技术领域的综合实力。

上天不易,下海亦难。人类虽然在宇宙深空探索方面取得一些进展,但对地球海洋的了解却依然有限,对深海的了解更是非常少。地球有“四极”,南极、北极、珠穆朗玛峰和最深的深海海底。已知的海洋最深处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地质运动活跃、水压高、温度低、完全黑暗,被称为“地球第四极”。包括探测马里亚纳海沟在内的深渊科学研究,是当前海洋研究最新前沿领域之一。

中国深海科考从零起步,同时又瞄准世界一流水平。从“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到今天的“奋斗者”号,在不到20年时间里,科研人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关键技术难关,最终实现了自主设计、集成创新,跨越式发展。有关科研人员践行中国载人深潜精神,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和自立自强的勇气,为科技创新树立了典范。

中国载人深潜精神的发源可追溯至“蛟龙”号的立项、研发。“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作为中国“863”计划海洋领域重大专项,虽然是“零起点”,却规划设计7000米深度的宏伟目标。研究基本原理、制作模型、不断改进设计……载人潜水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我国可谓开天辟地,无章可循、从零开始。中国载人深潜的下潜深度从50米到7062米,再到10909米……科技人员自强不息、发愤图强,凭借敢于超越的大无畏精神,使我国深海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此次“奋斗者”号成功坐底标志着我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载人深潜精神发端于二十一世纪初,却同诞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航天精神一样,体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不变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此次“奋斗者”号的成功海试,充分验证了潜水器各项功能、性能以及我国在深海装备和深海技术上的突破,为我国后续深渊深海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海洋事业发展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们为什么要越潜越深?海底蕴藏了丰富的资源,高技术深潜装备有助于更好地绘制深海“藏宝图”。深海里孕育着生命,探索深海对生命科学等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加强深海科考也有利于培育相关设备产业的发展,为了满足有关任务需求,我国研发了微型无人专用潜水器、大深度潜水作业支持船舶等填补国内空白的高端装备。

另外,在开展科学探索研究、勇攀深海科技高峰的过程中,我国载人潜水器的足迹遍布中国南海及太平洋、印度洋等七大海区,在广泛开展矿区勘探、生态调查、深渊科考等活动的同时,也为维护我国在国际深海大洋的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探索海洋、保护海洋、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国,都与深潜密切相关。

“奋斗者”号等载人潜水器是我国深海高技术集大成者和标志性国之重器之一,体现了广大海洋科技人员的集体智慧和强大精神力量。而持续推进的深海科考必将推动更多核心技术突破和可持续迭代。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研是推动强国战略的重要方面,而不断取得突破的深海科考则提高了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维护了国家海洋权益,加快了海洋强国的建设步伐。(樊大彧)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户外广告治理应把握好边界
下一篇:谁的“心病”敢让这些人治?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