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扶贫小额贷款不能成“唐僧肉”

2020-11-27 11:28:04    广州日报

多年来,扶贫小额贷款在助力贫困人口发展产业“拔穷根”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这笔钱很大一部分转交到了企业,成了“户贷企用”,很多地区屡屡出现“贷得出、收不回”的问题。甚至,有的贫困户和扶贫小额贷款稀里糊涂地成了某些人融资的工具。

目前,“户贷企用”已多次被明令叫停,但仍有一些扶贫小额贷款被偷偷换了马甲,打着“资产收益扶贫”的旗号,实际上与“户贷企用”并无不同——贫困户的贷款最终还是流入到企业手中来支配,其收益结果也只能看企业的经营状况决定。企业经营盈利或会暂时相安无事,一旦企业经营不善甚至破产,贫困户可能“股本”无归,更无力偿还银行贷款,从而陷入“追债难,还债更难”的两难处境。此外,有的企业在从贫困户获得扶贫资金后,可能又转借给第三方使用,这不仅让资产收益潜藏更大的黑洞,而且还存在非法集资、融资的嫌疑,面临法律风险。

原本贷给贫困户脱贫的“救命钱”,为何成了企业的“唐僧肉”,成因是复杂的。既有当前产业扶贫项目单一、扶贫资产管理模式滞后等客观原因,也有面对市场风险时习惯“行政外包”思维、“等靠要”思想等主观原因。不过,“户贷企用”频频爆雷,从侧面上也为资产收益扶贫模式敲响警钟。相关风险应得到严格监管。对此,要进一步规范扶贫小额贷款使用,纠正借资产收益扶贫名义实行“户贷企用”的违规做法,并制定相应的扶贫资金后续管理机制,严格规范扶贫企业的担保抵押工作。同时,要强化扶贫企业的动态监管,练就“火眼金睛”,从源头上控制风险,加强事前对扶贫企业的风险评估,防止一些牛鬼蛇神惦记“唐僧肉”。只有把扶贫资金风险降至最低,贫困户才能真正受益。 (陈文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斑马线上拍婚纱照,小心乐极生悲
下一篇:探索推进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