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老人用现金交医保被拒”的视频引发舆论哗然。
耄耋老人冒雨去社区缴纳医保,却被告知拒收现金,“要么告诉亲戚,要么你自己在手机上支付”,工作人员的一番话,使得老人满脸无助地呆坐在座位上。
社区工作人员的错误做法,为法律、道德所不容,任何辩解都只能徒增公众愤怒。
首先,拒收现金涉嫌违法。法律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中国人民银行也多次发布公告重申这一规定。事发后,该社区回应称“政策掌握不到位”,也充分说明人为设置支付障碍是错误的,是违法的。
其次,居民前往社区缴费,工作人员理应提供各种便利,这是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也是体现办事机构良好人文关怀的重要举措。一句“要么告诉亲戚,要么你自己在手机上支付”的冷漠回复,寒了老人的心,也伤害了公众信任。试问,如果是自己家老人,工作人员能忍心这样做吗?
最后,社区拒收现金行为的背后,是科技发展的偏航。抬病危老人去银行改密码、拒载没有健康码的老人、抱94岁老人做人脸识别……不可否认,科技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现实中出现的这些奇葩现象也暴露出了科技的另一个走向:过于追求创新便利,缺失了人文关怀。
统计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多达2.5亿。在移动支付便利化的今天,他们在就餐、出行、医疗等方面处处受限,属于被科技浪潮抛弃的“边缘人”。科技之光能否普照老年人,既考验企业责任感,也关系到科技长远发展。
人文关怀支撑科技前行,这就要求科技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要设身处地为用户着想,用科技的手段解决科技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此外,科技成果的运用最终要落实到人的身上。当老年人因自身局限并不能熟练运用科技时,相关工作人员不妨多拿出些耐心,在提供服务方面多一份体贴。
老人用现金交医保被拒,舆论表现出来的愤怒再次重申了这一常识:人是目的,一切技术都必须有人情味。科技当如此,运用科技的人更当牢记。(孙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