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当心“注水流量”淹没直播

2020-11-25 10:42:15    广州日报

直播服务中,往往把“刷量”称为“人气”。近日,有媒体记者以“刷量”“人气”为关键词搜索,得到包括直播数据、微博小红书买赞、抖音快手互粉等结果,几乎涵盖所有平台的数据造假服务。据调查,50元可买一万观看量,花2元可买到一万点赞。按这个报价,一些直播间里的百万人气只需5000元即可营造。

直播买流量,早已不是新闻。随便一搜,关于直播带货数据造假的报道铺天盖地,甚至有主播直言,“数据造假是直播的‘潜规则’”。数据造假究竟有何魔力,让这么多人要争先披上假流量这件“皇帝的新衣”?

突出的数据,就像为直播打上厚厚的滤镜。滤镜之下,主播人气值愈发“抢眼”了,卖家销量“上涨”了,就连直播平台的用户数据都变得更优质了,投资方也乐见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多方合作“共赢”,皆大欢喜。

但要支撑这场荒诞剧的上演,总得有人为之埋单,最终这笔账还是算到大潮裹挟之下的跟风者头上。对于这部分观众来说,虚假但高企的数据总挠得人心痒痒,让人觉得“不打赏过意不去”“不买吃亏”,其诱惑力丝毫不逊于明星推介、大卖场促销和网红店门口的长龙。但这种假流量骗“真人气”的套路不过竭泽而渔,烈火烹油之下都是虚假繁荣,终究难以维持。只要消费者看清了流量背后的套路,就很难再“上套”。

长此以往,这种潜规则将掏空直播的根基,让这一新兴行业成了华而不实的空中楼阁。一旦刷量作弊成为行业惯例,将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竞争。

要整顿此类行为,还需加强监管。近来,各有关部门针对这些乱象频频重拳出击。11月5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指导意见中,提到“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重点查处实施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仿冒混淆、商业诋毁和违法有奖销售等违法行为”。此外, 11月13日,国家网信办发布的管理规定也指出,直播间运营者和直播营销人员不得虚构或者篡改关注度、浏览量、点赞量、交易量等数据流量造假。种种规定,无不表明有关部门整顿直播乱象的决心。相信只有企业、行业及有关部门积极作为,以严监管、强规范拧干直播“流量”的水分,才能让直播良性发展。 (许晓芳)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小区公共收益该告别“糊涂账”了
下一篇:失散39年寻亲成功 技术向善撑大奇迹空间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