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旧教材不应回炉成一张白纸

2020-11-17 11:25:54    广州日报

近日,有媒体记者调查发现,在中部某省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3500平方米的车间内,有一座近两层楼高、如山丘状的“教材山”,其中不少教材品相完好。但等待着它们的,绝大部分都是被送往造纸厂的命运,而这可能只是教材回收的冰山一角。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数据显示,近5年全国中小学课本及教学用书、大中专教材、业余教育课本及教学用书的零售数量,平均每年约28亿册、金额超200亿元。这些教材若循环使用一年,节约费用可援建约4万所希望小学……

然而,现实窘境是,目前通过行政手段推进循环使用的教材只占总体的一小部分,数量也不及总量的零头。那些未被回收利用的旧教材,绝大部分都被作为废纸来生产再生纸,其中不乏印刷高档且保存完好的教材。好好的教材却只能回炉成一张张白纸,这怎么看都是一种浪费。

不过浪费愈多,也意味着回收利用的潜力愈大。事实上,线下教材被当成废纸,而线上有人当“执到宝”。根据某旧书网站统计,其二手教材交易额近3年年均增长超30%,今年销售总额已超1400万元。二手教材线上线下境遇之所以“天差地别”,原因就在于线上能让教材回到有需要的人手中。这值得进一步挖掘市场,让二手教材发挥出更大的功效。

面对数量庞大的旧教材,二手教材市场虽能消化一些,满足部分供需,但要真正将这些闲置资源利用最大化,还需要建立更加系统完善的教材循环使用制度,构建一个覆盖面更广更深的共享平台。

一方面,教育部门可在现有基础上,适当扩大循环使用教材的范围,不局限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免费教材,一些初高中甚至大学阶段的选修科目教材也可以纳入。鼓励有条件的学校逐步推行全教材循环使用制度,由学校专门管理、统一发放。另一方面,针对非免费教材,学校可与二手教材书商建立教材回收机制,对符合循环使用条件的教材折价回收,降低供需成本。同时,探索相应激励机制,鼓励学生捐赠二手教材,培养其养成节约环保的意识。  (陈文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醋都”之争,打翻了评比文化“醋坛子”
下一篇:强奸5岁幼女获刑4年半,需审视罪刑相适应原则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