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警惕!毁林造地正在成为一些地方的“生财之道”

2020-11-13 10:47:28    半月谈微信公号

山上毁林造地,造地规模动辄是任务量的几倍甚至十几倍;新增耕地质量差,难以用于粮食生产,只能重新种树;每亩投入五千元至八千元,收益却高达五万至八万元,卖耕地指标收益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5……当下,一些地方出现一股“造地热”,并由此催生出一种畸形的“毁林造地财政”。

耕地占补平衡是破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用地和耕地保护矛盾的重要举措。一些耕地后备资源充足的地方通过土地开发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异地调剂支持其他地区发展,并获取适当收益,本无可厚非。但一些地方在“收益诱惑”下大规模毁林造地,且新增耕地难以用于粮食生产,令人担忧。

“毁林造地财政”是土地财政依赖症的新变种。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卖地一度成为一些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来钱快、来钱容易,不少地方患上土地财政依赖症。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不少地方供地难问题日益凸显,占补平衡指标需求量越来越大,价格越涨越高,一些地方从中找到了“生财之道”。在“毁林造地财政”中,以往的卖地变为造地卖指标,但不变的是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毁林造地财政”暴露出一些地方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不力,只算经济账不算生态账。《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明确禁止毁林开垦,但一些地方在实际操作中打政策“擦边球”甚至明目张胆违法,将有林地作为残次林进行开发,使占补平衡沦为“数字平衡”,破坏了国家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双红线”。

“毁林造地财政”这股歪风必须刹住。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占补平衡的监管,从项目选址、立项、实施、验收等环节严格把关,以免占补平衡变形走样;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毁林造地的打击和处罚力度,完善案件跟踪督办机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防止地方政府将毁林造地作为“生财之道”。(郭强 范帆)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深化务实合作,构建发展共同体
下一篇:让更多人远离一次性消费文化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