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少一些“苏洵的烦恼”

刘奂明    2020-11-09 10:24:43    北青报

11月7日贵报专栏文章《不拘一格选用人才》,讲述了苏东坡之父苏洵因反感选考模式而不愿应诏的奇闻逸事,对打破陈规创新人才选拔机制满怀期待。

从古代科举考试到现代的高考,都是普通人改变命运的非常重要的途径,都带有“一考定终身”的烙印。对现代人来说,拿到大学毕业证并不意味着从此一劳永逸。因为就业之途依旧荆棘丛生,还要经过一场又一场大考才可能进入理想岗位。

考试固然算得上一个比较公平公正的选才用才手段,但也容易让那些不善于考试的特殊人才被埋没。从某种程度来说,考试就是一道无形的门槛,各行各业选拔人才无不设置五花八门的门槛,人们要想突破一道道门槛何其难也。

当年华罗庚以初中学历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邀请到清华工作。假如按通常的套路来,这样的奇才连报考清华大学的资格都不具备。

古今中外像华罗庚这样的奇才毕竟是少数,但因为墨守成规千篇一律“逢进必考”,导致一些在某些方面“偏科”或学历不高甚至没有学历的人才被拒之门外而怀才不遇,这也是比较令人遗憾的。

重学历轻能力、重文凭轻水平的选拔人才套路必须被打破,让人才脱颖而出才能叫人真正心服口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所有的奔跑只因为人间值得
下一篇:“自愿降薪”测试忠诚度测出企业的小格局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