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螺蛳粉输出的也是中华饮食文化

2020-11-04 15:10:21    光明日报

据媒体报道,近日,网友评选出中国对外输出的“新四大文化”:螺蛳粉、广场舞、中国网文、网购中国商品,其中螺蛳粉排名榜首。相关数据显示,柳州螺蛳粉上半年出口已达750万元,为2019年全年出口总值的8倍。社交媒体上,很多人为走俏海外的中国美食点赞,但也有一些人认为螺蛳粉之类的小吃“太低端”,吐槽这样的输出“不太体面”。

在一些人的意识里,文化输出必然要和诗词、京剧、园林等联系在一起;在一些人的想象中,承载着中国文化走出国门意义的必然是名家作品、高铁产品、共享技术等“高大上”的东西,而螺蛳粉之类的小吃“实在难登大雅之堂”。从社会心理分析,希望展现那些流光溢彩的东西,心情可以理解。只是,生活除了阳春白雪的华美,也有下里巴人的质朴;中国文化,除了云髻高挽的端庄,也应该有烟火人家的温婉。

一些人对螺蛳粉“登堂入室”不以为然,很大程度上是对它缺乏深入了解。螺蛳粉是广西柳州非常出名的特色美食,闻起来虽然臭,吃起来却酸辣爽口,“闻之开胃,想之流涎,回味无穷”。《舌尖上的中国》等节目令它声名远播,一些食客“不吃螺蛳粉,不做柳州人”的感慨吸引着很多人为了尝鲜而来。这样的特色美食在世界范围内走俏,受到不同国家和地区食客的热捧,形成别具特色的文化景观,何尝不是一桩美事?

以文化视角观察,螺蛳粉是柳州地标性美食,其制作技艺也是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正逐步申请国家和世界级非遗,这是它“高大上”的一面。据报道,目前柳州市螺蛳养殖面积近4万亩,产值达7500万元。全部螺蛳粉原材料种植养殖规模达50多万亩,带动原料基地农户20万人就业,其中贫困户4500多户、约2.3万人,人均年增收超过9000元。柳州螺蛳粉已成为贫困农户增收的“扶贫粉”“脱贫粉”。一碗走向海外、惠民增收的小小螺蛳粉,也折射着中国波澜壮阔的减贫图景。

除了柳州螺蛳粉,中国的广场舞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也广受欢迎。中国网络文学海外用户数量已达3193.5万,在北美、东南亚地区尤为流行。国家邮政局数据表明,2019年,我国出口的快件量超过了21亿件,又快又好的中国商品也有海量拥趸。这些在海外受到热捧的产品和现象体现着中国对外输出文化产品越来越丰富的大趋势,体现了中国文化与世界越来越密切的融合。

螺蛳粉等产品走俏海外是件好事。我们既不必有“不体面”的忧虑,也不能仅仅满足于此——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化的交流应该有更广泛、更多元、更丰富的载体。正如进博会“交易的是商品和服务,交流的是文化和理念”,中国走向国际、成为爆款的产品越多越好。(作者:李思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让学生当众销毁手机,这样的教育秀当休矣
下一篇:如何呵护孩子的好奇心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