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家有过期药吗?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家庭药箱中有超过30%的药品过期3年以上。面对一盒盒过期药,心疼之余不少人也感慨,“要是像以前那样,药可以散着买就好了”。
说起散着买药,中老年人并不陌生。早年间,医院和药店都是根据患者病情按量配药,用小纸袋将药片封好,上面简明写着服药时间、次数、注意事项等。后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医疗领域经营理念的变化,这样灵活的卖药方式渐渐消失,整瓶整盒买卖成了常态。近年来,虽然时不时有声音倡议恢复传统,甚至在《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中也明确规定药品零售操作包括拆零销售,但这一做法始终没有推开。究其原因,一则关乎销售利润,一些药店早已习惯超额销售,化整为零等于自砍盈利;二则关乎操作标准,“拆零卖”的前提是保证安全卫生,一些药房不想承担这一风险,有的患者也对拆零药品的安全性有所忌讳。
其实,只要算算小小药片背后的细账,我们就会发现,这个传统不乏时代价值。目前,全国一年产生的过期药品约1.5万吨,从遏制浪费角度考虑,“药品拆零卖”正是一个厉行节约的良方。另一方面,过期药品的污染问题不容小视。要知道,过期药品早已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其中的各类化学元素会对土壤、水体、空气造成严重污染,一些抗菌药物更可能打破环境中的菌群平衡,其危害性不亚于废旧电池。目前,各方都在努力规范过期药物的回收,而源头减量无疑是更根本性的举措。
进一步看,售药方式还涉及医保大账。我国推行的是医保总额预付制度——也就是以上一个医保年度基金收入为基数,考虑一定增长率后,确定一个新的医保年度基金支付的总盘子。总盘子固定,就存在一个资源分配的问题,这里开销多了,那里能用的就少了。面对日益上涨的就医需求,我们对医保资源更是要存珍惜之心,让好钢用在刀刃上。倘若“药品拆零卖”能广泛落实,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看病贵”,从长远计,也有利于节约医保资源。
“药品拆零卖”有一定难度,更有显著益处,而一些现实困难其实也有破解之法。药店或许缺乏动力,但公立医院可以先带头。国内有医院采用智能化的药品全自动分装机,为药房提供更加准确、安全、高效的配药环境,这一实践经验就可以复制。相关部门也不妨引导药品生产方做一些改变,如生产适合拆零的包装,提供印有简略版说明书的拆分袋,等等。总而言之,“药品拆零卖”没有那么难,体现的是一份责任感,受益的将是我们每一个人。(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