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用知识点亮乡村孩子的人生梦想

张向阳    2020-10-30 10:46:14    人民日报

【人物】扎根大山11年的乡村老师杨明

【故事】2009年,25岁的杭州小伙杨明放弃高薪,随爱心支教团队到贵州省黔西县金碧镇瓦厂小学支教。凌晨起床,挑水、做饭、去学校上课,晚上回到简陋的宿舍批改作业,再打着手电筒家访……这是杨明支教的日常节奏。他说,“哪里需要老师,就去哪里!”十余年来,杨明从微薄的工资中挤出近8万元帮助贫困学生100多人次,牵线结对帮扶贫困户20余户。人更瘦了、头发白了,但杨明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点评】

从年轻帅气到早生华发,对比杨明十余年支教生涯的前后照片,有网友感慨,“都是付出青春和心血的印证”。的确,杨明把最美的青春献给了贵州大山,用知识点亮了乡村孩子的人生梦想。

美好往往成于坚守,而最难的也在于坚守。离开城市,扎根大山,有常人想得到的辛苦,也有想象不到的艰难。师资力量薄弱,教学任务繁重,工作和生活环境艰苦……十余年如一日,杨明坚持了下来。面临一次次机会,他不是没有动摇过,可留住他的是山里孩子们的眼泪;最让他高兴的,是看着孩子们有了新书本、新校服、新课桌;给他欣慰的,是学生们不仅有走出大山的愿望,还有返回家乡贡献力量的决心。就像他说的,“在孩子们小时候种下一颗种子,去滋养它,时间久一点,就能发芽开花。”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对改变一个地方的发展面貌至关重要。十余年间,杨明见证了教育扶贫带来的变化,自己也化身为桥,联系外界提供帮扶物资累计100多万元,惠及黔西县15所学校,用一条路连通更多的路,用一份情延续更多的情。

三尺讲台、一寸丹心,有无数像杨明一样的老师,全身心投入乡村教育事业。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马栏山区的教师丁海燕,一干就是近35年,用朴实的爱给山区孩子打开一扇温暖之窗;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汴河中心小学教师孙浩,师范院校毕业后,回到儿时母校,守护乡村教育;24年间,1100多名优秀教师和267名厦门大学、福州大学支教团的优秀学子到宁夏中小学校支教……正是千千万万盏“明灯”,用青春、奉献、坚守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带去成长成才、改变命运的机会,用知识和智慧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今天教育是什么样子,明天社会就是什么样子。有杨明一样的坚守者,大山的明天一定更美好,祖国的未来一定更美好。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脱贫攻坚应善于打造优势
下一篇: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