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老人难过“智能关”,民政部有说法

蒋萌    2020-10-27 10:46:48    人民网

近日,民政部养老服务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智能技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但是也出现了不少老年人没有智能手机、不熟悉智能化设备操作导致遇到许多困难和麻烦等问题。下一步,民政部将以老年人为中心,推动解决老年人在民政服务中遇到的智能技术困难。

重阳节刚过,社会对老年人的关心不该过去。由于出示不了“健康码”,屡屡遇阻;不会网上挂号或购票,面临新的“看病难”“出行难”;不懂APP预约,连一些公共场所都进不了……老年人在数字化、智能化生活中“碰壁”不胜枚举,面临的“数字鸿沟”不容小觑。

究其原因,人上了年纪,脑力难免减退,许多老人也习惯“按部就班”;如今的智能设备和软件则是多元集成,操作“随机应变”——不光绑定手机号、身份证、银行卡、社保卡等各种个人信息,而且需要密码、短信、预留问题、人脸识别等诸多验证;操作逻辑各有不同,频频更新“变化多端”。面对一款新设备、新软件,年轻人尚且需要熟悉的过程。对不少老人来说,这无疑太复杂。加上网络诈骗不时曝光,不少老人更存在不敢学、不敢用的心理疙瘩。

简言之,老年人与中青年在知识结构、思维逻辑等方面有“代沟”,不能想当然地要求他们一下就“与时俱进”。帮助老年人克服“智能关”,要有针对性,要从多方面着手。

对年纪不是很大、有学习意愿的老人,不妨助他们一臂之力。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鼓励村(居)委会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家属等,帮助老年人学习智能手机、信息平台等新技术。”事实上,某些“时髦老人”已经会刷朋友圈、用手机支付、习惯网购,说明只要耐心细致地教,一些老人的学习能力会被唤醒。年轻人别光感慨“别人家的儿女”给老人手绘“网红说明书”,自己常回家看看,手把手教教,没准就会发现父母的进步。

智能产品强调智能,更应向老人主动靠拢。民政部表示,将联合相关部门,深入研究老年人在智能技术中遇到的困难,提高涉老智能产品的适老性。对设计者和生产者来说,应当进行针对性研发,满足老年人需求。

人与人的交流终归是最直接、最人性化的,社会服务行业也需保留一定数量的人工服务、实体咨询、现场指引。这不仅是确保老年人能够接受必要的服务、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而且对其他社会群体同样有利。

预测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是一个系统工程,破解“智能门槛”只是其中一项工作。挑战和机遇并存,服务好“夕阳红”,未必不能创造“朝阳产业”。无论如何,让老人安享晚年,是儿女的义务和社会的责任。夕日曾为社会奉献付出、今日步履蹒跚的老人,渴望中青年多一些耐心、多一点等待,这也是道德、良知乃至法治的要求。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新发展格局育新机,“十四五”要解决“两矛盾”
下一篇:关爱环卫工人,多些换位体验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