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老师当班主任本来就不应该是一个问题。教育部于2009年发文明确,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班主任由学校从班级任课教师中选聘。体育教师是有教师资格证的中小学任课教师,学校选聘体育老师当班主任完全符合规定,而且,体育老师当班主任还有其组织班级活动的优势。因此,在中小学里,体育老师当班主任是十分常见的。
近年来,不时有家长举报、投诉学校安排体育教师当班主任。家长的反对理由主要是,体育老师当班主任不如语数外学科教师当班主任那么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家长心目中的“理想班主任”——是语数外学科的最牛老师。这显然是对班主任职责的错误理解,也是对体育教师的偏见。要消除家长的偏见,提高体育中考分值确定体育“主科”地位是一方面,从根本上说,必须坚持依法治教,让学校回归育人本位,开齐开足所有课程,给学生完整的基础教育。所有基础教育学科,不应再有所谓“主科”“副科”之分;所有任课教师的地位,也应该是平等的。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早在1993年就把体育纳入中考,分值为30分。2012年、2020年,青岛先后把中考体育分值提高到45分、60分。可是,仍有家长对体育老师不待见。按照教育部的部署,我国将逐渐提高中考体育分值,做到和语数外分值一样。毫无疑问,随着体育分值提高,体育成为“主科”,家长举报体育老师当班主任、体育考试学生经常“被生病”、体育课经常被其他学科教学挤占的情况或会有所好转。但是,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体育会不会演变为“应试体育”?学生的考试负担会不会进一步增加,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之外,还要挤出时间准备体育考试?
“五育并举”是我国对中小学提出的基本育人要求,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与劳育是同等重要的。客观而言,我国中小学按与中高考挂钩情况,把学科分为“主科”和“副科”,是以升学为导向急功近利的办学理念。要扭转这种办学倾向,必须坚持依法治教,政府部门不能用升学率考核学校办学与教师教学,而要关注学校开设课程、进行课程教学的情况。
把体育纳入中考,并提高分值,但如果依旧强调“应试”,那学校上体育课就会围绕考试进行训练,由于体育评分会包括平时成绩评分,统一测试分值在一定程度上仍旧会低于语数外统一中考的分值,学生、家长对体育的重视程度还是会不如语数外科目。因此,必须摈弃“应试思维”,强调育人,重视学生的成长过程。这样,基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包括体育老师在内的所有学科任课教师当班主任,都将不是问题。(作者:熊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