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疫情带给人类的“四大启示”,系统阐述了中国的理念和主张。就在当天,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联合国总部大楼所处的美国,成为全球首个新冠肺炎疫情死亡病例突破20万的国家。在此背景下,习近平主席指出的“四大启示”更显意义深远,事关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事关钢铁一般的真理。这个真理就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互联互通、休戚与共的地球村里。当病毒肆虐时,它不会识别感染对象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是“白人”还是“黑人”,它的目标只有一个——人类。它不会识别宿主的意识形态,丝毫不管“意识形态争论”,人类的抗疫行动也必须跨越文明冲突陷阱,跳出小圈子与零和博弈的思维。任何国家都不能从别国的困难中谋利,从他国的动荡中收获稳定。事实证明,对那些在疫情早期以邻为壑、隔岸观火甚至落井下石的国家来说,别国的灾难迟早会变成自己的挑战。
事关不会逆转的潮流。这个历史潮流就是经济全球化。关于这一点,欧美人民应该更有体会。600年前,正是他们的祖辈扬帆远航、跨越山海,才有了人类的地理大发现。自此,经济全球化从涓涓细流汇聚成席卷全球的滚滚浪潮。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世界退不回彼此封闭孤立的状态,更不可能被人为割裂。发展的问题还要靠发展来解决,经济全球化面临的挑战,靠“逆全球化”解决不了。面对经济全球化大势,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里假装视而不见,或像堂吉诃德一样挥舞长矛拼命抵制,都是违背历史规律的做法。
事关需要变革的方式。人类需要一场自我革命,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地球。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的老路不可持续,疫情后世界经济需要“绿色复苏”。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是保护地球家园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动。这方面,中国的成绩有目共睹: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已上升到近15%,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全球一半以上。2000年以来,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1/4来自中国。面向未来,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事关亟待完善的体系。疫情不仅是对各国执政能力的大考,也是对全球治理体系的检验。“我们能够携手并肩对付一个共同且危险的敌人吗?还是任由恐惧、怀疑和非理性左右,四分五裂?”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的发问切中时弊,发人深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全球性挑战,必须要有全球协调一致的行动,各国应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持走多边主义道路。在此过程中,大国更应该有大的样子,提供更多全球公共产品,肩负起大国责任,展现出大国担当。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新冠肺炎疫情不会是人类面临的最后一次危机,我们必须从中吸取教训、充分反思,做好携手迎接更多全球性挑战的准备,为子孙后代做出好的榜样。
(作者为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