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和标准化,本来是加强科学管理、推进工作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然而,一些地方在执行中,规范走形,标准变味,极易成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新变种。
比如,有的乡镇户籍人口两三万,实际在家人口仅为户籍人口60%左右,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却被上级要求志愿者注册人数达到两三千人,基层干部只能“拉人头”。志愿服务应遵循自愿原则,“被志愿”的结果不难想象。还有,某村办公场所总面积不超过90平方米,却被要求建设不低于200平方米的村级综合性服务中心,村里不得不“凑面积”迎检。村服务中心需要多大面积,应结合村民需求以及村里承受力,笼统要求“不低于200平方米”,岂不是“一刀切”?
在一些“达标”的背后,虚功、注水、造假频频出现,某些规范和标准严重脱离实际。有关“工作”不但没有产生惠民实效,反而劳民伤财,群众能没有意见吗?
规范不合理,标准不科学,难掩地方管理者“拍脑袋”决策。这也折射出,有关人员没有秉承实事求是原则,没有深入基层调研,更没有掌握第一手材料,只是想当然地“闭门造车”。更有甚者,一些部门相互抄袭、彼此“借鉴”,如此定下的标准,不可能“接地气”,还会产生不良后果。某些标准定得过高,还可能是一些人“好大喜功”心理在作祟,数字政绩、浮夸作风的老毛病必须高度警惕。
“指挥棒”失准,直接影响基层干部工作实效。量化考核只对表不对事,一些干部将主要精力放在填表、写材料,认认真真走形式,实打实的工作反而成了“次要”的。凡事要求“留痕”,一些人“摆拍”便万事大吉。这样的规范和标准,已然导致本末倒置。
标准规范出问题,上级部门不能推卸责任,领导干部更要从自身做起,践行实事求是,深入基层调研,了解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找准社会生产生活中的痛点、堵点、难点,做出有针对性的决策部署,这样定下工作任务和目标,才符合实际、受群众欢迎。同时,基层状况各有不同,标准制定更要科学合理,不能搞“一刀切”,既要对干部干事业形成有效约束,又要赋予地方和基层与其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成长空间。
在工作考核环节,更应求真务实,将实地走访和群众反馈作为重点。破除数字政绩,必须从纸堆报表中走出来,以事实为依据,以足迹为依托,准确评价干部,发现工作不足,及时补位调整。综合考量工作作风、业绩实效、群众意见,实行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给干部队伍以正向指引和激励,进一步强化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的行政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