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人民日报评论员观察:坚定信心,风雨无阻向前进

——凝聚脱贫攻坚的精气神②

2020-08-04 09:14:52    人民日报

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是我们创造减贫奇迹的根本原因,也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

磨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意志,焕发“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满怀信心、众志成城,我们终将闯过一道道险关隘口,抵达预期的目标

 

 

易地搬迁,楼房宽敞明亮;村民告别苦咸水,喝上放心水;“车路双通”,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迎来新的希望……脱贫攻坚战场上喜讯频传,鼓舞干部群众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最后总攻。从田间地头到扶贫车间,脱贫一线防控疫情不放松、攻坚不停步,传递着火热的干劲、必胜的信心。

信心,源于我们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经过艰苦努力,越来越多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一个又一个贫困县实现摘帽。2013年至2019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高出全国农村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基本实现、自我发展能力和动力明显增强。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饮水难、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普遍得到解决。来之不易的成就,为彻底消除绝对贫困奠定了基础。

信心,源于我们独特的制度优势。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制度支撑更为坚实。比如,我们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东西部建立制度性的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关系,全国自上而下向贫困村派出驻村工作队,“五级书记抓扶贫”层层立下军令状、责任书,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形成“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构建起中国特色的扶贫制度体系。这些,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障。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是我们创造减贫奇迹的根本原因,也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

丰硕的脱贫成果,带来精神层面的激励,也沉淀下宝贵经验,锻造出一支支过硬的队伍,增添了我们战胜贫困的底气。全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为战胜贫困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障。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通过开展贫困识别、精准帮扶,治理本领明显提高,推动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把经过实践检验的制度和举措坚持下去,把练就的本领、能力发挥出来,就一定能取得脱贫攻坚战的最终胜利。

云南一位县委书记如此表达“脱贫摘帽”信心:今年全县整合25亿元扶贫资金,9500名干部进村结对帮扶,“如期脱贫一定行!”脱贫攻坚艰苦卓绝,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收官之年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洪涝灾害等影响,所面临的挑战更大,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既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抢险救灾工作,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避免疫情出现反弹,又要统筹灾后恢复重建和脱贫攻坚工作,对贫困地区和受灾困难群众给予支持,防止因灾致贫返贫。当此之际,我们尤须增强信心、迎难而上,绝不能被困难吓倒。

特殊时期,信心比黄金更珍贵。应变局、平风波、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回首既往,一次又一次磨难,淬炼的是坚毅的品质,不屈的精神。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发展呈现稳定转好态势,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前列。这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提供了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大家绷紧弦、加把劲,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磨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意志,焕发“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满怀信心、众志成城,我们终将闯过一道道险关隘口,抵达预期的目标。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有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必胜信心。时间必将证明,无论什么样的风雨,都无法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都无法阻挡我们对美好生活、对伟大梦想的不懈追求。

 

《 人民日报 》( 2020年08月04日 05 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升级改造,老旧小区变身幸福港湾(人民时评)
下一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