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确保完成脱贫攻坚这个硬任务

赵长茂    2020-08-03 08:46:00    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必须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发挥好制度、队伍、经验等多方面优势,化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聚焦目标任务,扎扎实实抓落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已到决战决胜之时。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充分认识脱贫攻坚任务之“硬”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我们党一路走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得解放、人民得温饱、人民得富裕、人民得幸福。脱贫攻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肩负的历史责任,是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脱贫攻坚越接近目标,要啃的“骨头”越硬。比如,“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整体脱贫的难度非常大。目前尚未脱贫的深度贫困地区,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生态脆弱,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恶劣、扶贫成本高,群众增收极其困难。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时指出:“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更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要求集中力量攻克“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堡垒。今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虽然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另外,“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老年人、患病者、残疾人的比例达到45.7%。”可见,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必须付出更大努力。

脱贫必须是高质量脱贫,即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经得起考核检验的脱贫,脱贫成果能够巩固、脱贫群众收入比较稳定、返贫风险低。从目前已脱贫群众的实际情况看,“两不愁”问题已得到较好解决,但已基本解决的“三保障”问题要稳定住、巩固好,还需要做很多工作。有的农村孩子反复失学辍学,一些乡村医疗服务水平较低,一些农村危房改造质量不高,一些地方安全饮水不稳定、存在季节性缺水情况,等等。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据各地初步摸底,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万存在致贫风险。从这些情况和数据可以看出,实现高质量脱贫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进入“冲刺”阶段的脱贫攻坚造成不利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现在还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响,必须再加把劲,狠抓攻坚工作落实。”疫情使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一定冲击,贫困人口增收受到一定影响。直接肩负脱贫攻坚责任的各级干部,面临的压力更大,完成任务的难度更大。

打赢脱贫攻坚硬仗须集中发挥优势

发挥自身优势、用好优势资源攻坚克难、推动事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条成功经验。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必须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发挥好制度、队伍、经验等优势。

发挥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扶贫开发、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充分发挥了我们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今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要求并作出相关部署。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对脱贫攻坚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强调“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从制度层面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保证。

发挥队伍优势。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宏大事业是靠坚强队伍干出来的。事实证明,我们的扶贫干部队伍是一支熟悉情况、经过磨砺、经验丰富、吃苦耐劳、能打硬仗的队伍。全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完成最后阶段脱贫攻坚硬任务,必须继续紧紧依靠这支队伍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决战决胜,队伍的士气和精神状态非常重要,气可鼓而不可泄。攻克最后贫困堡垒,必须一鼓作气,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对扶贫干部,除了严格要求,组织上还要更多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和成长,为他们提供更好保障,以切实措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脱贫攻坚战中保持高昂士气和饱满的精神状态。

发挥经验优势。脱贫攻坚的巨大成功,说明我国在摆脱贫困上不仅有办法,而且有思路、有经验。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主持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对脱贫攻坚经验作了“六个坚持”的概括: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问题,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发挥政府投入主体和主导作用,吸引社会资金广泛参与脱贫攻坚;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力量作用,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脱贫攻坚格局;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确保帮扶工作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使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这些经验弥足珍贵,是脱贫攻坚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财富。用好这些经验,能够为完成脱贫攻坚硬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抓好脱贫攻坚硬任务再聚焦再落实

为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特别是疫情冲击,对脱贫攻坚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强调目标任务必须“如期”“全面”“高质量完成”,“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要有“数据支撑”“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各级责任主体必须进一步坚定信心、正视问题,化压力为动力,聚焦目标任务,扎扎实实抓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就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出具体要求,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基本遵循。各地区各部门落实好这些要求,进一步聚焦目标、明确任务,才能在大局下各司其职、更加有效地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抓好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最新要求的根本着力点。这个着力点,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抓紧解决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千方百计创造有利条件,更好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复商复市。经济社会秩序不恢复正常,经济不能恢复增长,脱贫攻坚任务就无法完成。据统计,2019年全国有2729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在外务工,这类家庭2/3左右的收入来自外出务工,涉及2/3左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果经济不能恢复增长,贫困劳动力就不能外出务工,贫困家庭和人口的收入就会受到影响,扶贫项目也不能按计划推进。对于完成脱贫攻坚硬任务而言,恢复经济增长不仅重要而且紧迫。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稳住经济基本盘基础上积极进取。以更大的宏观调控力度对冲疫情影响,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注重实效,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立足于脱贫攻坚,统筹协调,加强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对接,在复工复产中优先使用贫困地区劳动力,畅通贫困地区商品流通渠道,支持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复工复产达产,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继续扩大专项扶贫资金规模,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力戒形式主义,不因任务艰巨繁重而降低标准、弄虚作假。进一步明确并细化脱贫攻坚责任,加强责任落实情况考核,除考核任务时间进度、数量指标外,还对任务完成的质量情况进行科学考核。

脱贫攻坚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干部和群众共同的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上下同欲者胜”。只要上下一心、各方联动,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这一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就一定能如期全面高质量完成。

(作者为中央党校原副校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20年08月03日   第 09 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下一篇:人民日报评论员:奋勇前进,推动我国经济乘风破浪高质量发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