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恶意跟风降薪,要不得!

沈慎    2020-04-16 10:07:33    人民网

最近一段时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不少企业选择裁员降薪。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10日,全球已至少有200多家知名公司进行了近300次裁员,不少知名企业宣布降薪、冻薪,就连欧洲各大足球俱乐部、一向不差钱的美国名校也纷纷推出降薪计划。在这此轮全球降薪的风潮,中国不少行业和企业也加入其中。

减薪对于收入本就不菲的人来说,或许短期压力尚可以消化。然而对于一些劳动密集性行业、一些收入单一的群体来说,降薪直接关系到成千上万人的就业和钱包,影响的是家庭的生活水平。对此,必须慎重。

客观来说,在当前形势下,企业能够生存下去是第一位的。如果坚持不肯降薪,恐怕不少中小企业都会走向大幅裁员或者直接破产之路。从宏观调控的角度来看,避免企业因为疫情冲击而退出了经济体,是重要目标。只要企业能够生存下来,等到疫情形势好转之后,经济潜在增长率就能够得到快速恢复。从这个角度上讲,企业降薪在当前形势下存在一些合理性和必要性,虽然不是最佳选择,但也是无奈之举。

宏观层面可以理解一些企业做出的选择,但是落实到具体层面,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行业具体分析。当前我国疫情得到有力控制,复工复产步伐加快,但是受到全球疫情的影响,也面临着供应链受阻、资金链紧张、订单减少、销售困难的实际问题,有一些企业确实因为疫情冲击面临着经营困难,被迫选择降薪。对于这些企业,政府应该给与更多政策扶持、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帮助其渡过难关。与此同时,企业也要主动作为,积极调整经营策略。

但是,也有一些企业降薪纯粹出于跟风,试图抓住全球降薪的风潮,来为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谋得更大利益。这些企业在出台降薪政策时,不考虑自身发展实际和行业发展实际,看别人降我也降,看别人降多少我降多少。有的不尊重员工的正当诉求,缺乏决策过程的公开透明度,用一刀切的方式强迫员工接受。这些做法无疑是短视的、不合理的。此风不可长。

恶意跟风降薪行为,必须旗帜鲜明的反对。人力资源价格和劳动力价值受到市场波动无可厚非,但不能显失公平。市场经济虽然讲求自主经营、自愿合作,但也要遵守一定的规则。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这里面政策并非没有施展的空间。对于那些试图跟风降薪的企业,必须警告他们既要看眼前、更要看长远,既要算小账、更要算大账。

当然疫情之中,也有不少像手撕员工减免工资联名信的老乡鸡董事长,坚持不裁员、不降薪,千方百计确保员工有饭吃,有班上。也有不少企业抓住疫情提供的宝贵机遇,布局新的产业空间,不仅没有降薪裁员,反而大幅扩招。这些启示我们,与其恶意跟风算计员工的薪酬,不如主动作为,与员工一道在考验中成长。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力戒形式主义,打好全面小康作风仗
下一篇: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