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影响备受关注。毋庸讳言,本次疫情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是必然的。影响程度到底有多大?如何应对?需要保持清醒,进行理性分析。
疫情影响分析
一、从全年季度增长规律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中国GDP为827122亿元,第一季度是180683亿元,占比21.84%;2018年GDP为919281亿元,第一季度是198783.1亿元,占比21.62%;2019年GDP为990865亿元,第一季度是213433亿元,占比21.54%。从近三年的数据来看,一季度GDP大约占全年的21.67%,为1/5多一点。假如疫情对一季度经济影响10%左右,则全年总量影响2%,绝对比例很小。
二、从重大灾区湖北占比看。2017年GDP35478亿元,占全国的4.29%;2018年为39366.55亿元,占全国的4.28%;2019年为45828.31亿元,占全国的4.63%。从近三年的数据来看,湖北省GDP占全国的平均比重约为4.40%,不足1/20。假如对湖北省全年经济影响20%左右,则对全国全年总量的影响为1%,绝对比例也很小。
三、从疫情影响主要行业看。这次疫情对餐饮、旅游、文化等第三产业产生了冲击。数据显示,近年来餐饮、文化、旅游等产业在GDP中的占比约为15%。但这其中有些消费是具有延时性的。比如婚庆餐饮消费、差异性旅游消费、一些大型文化旅游活动等。综合考虑,对全年GDP总量影响也不会很大。
上述三方面的影响因素有相互叠加的情况。与此同时,疫情期间和后疫情时代,也催生或加速了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以互联网平台为主体的数字经济,使互联网加+的数字化力量得到不断显现。
由于疫情的影响,线下消费活动转至线上,为线下消费提供了缓冲空间,线上协同办公、网络教育等成为传统线下模式的重要保障手段,服务型机器人、无人超市等“无人与人接触”的新业态因疫情的出现而快速发展;电商企业积极发挥其平台力量,开拓货源、优化库存,在弥合供需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摆脱空间限制的数字经济领域消费模式尽展其优势。
总体看,当前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弹性和韧性,应对疫情冲击有很强的防御和自愈能力,能够使中国经济在克服当前困难和风险基础上快速回归到向好发展的轨道上。
调控政策分析
对冲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实现预期目标,要坚持稳字当头,充分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激发内生动力,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当前,中国经济可能会采取的宏观调控取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政政策更趋积极。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抗击疫情的需要,也是打赢三大攻坚战,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实现的需要。目前,全国“两会”尚未召开,全国人大对2020财政预算尚未批准,还是调整年度财政预算的窗口期。
一是阶段性提升赤字率。充分利用赤字率这一工具,在财政支出扩大而税费相对减少的情况下,能够保证财政资金正常运转,国计民生不受影响。2019年,我国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约为2.8%,横向来看,低于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尚可释放一些空间。若考虑将2020年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提高至3.0%-3.2%,增加2000亿到4000亿的财政支出,对市场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推动复工复产,激发市场活力,使各类市场主体在随后的三个季度有更多的能量来追赶超越。
二是适度扩大财政支出面。预测将会在增投资、稳就业、稳增长等方面进一步扩大财政支出面,比如在扩大稳就业补助、扩大复工和一些困难企业的补贴开支等方面增加财政支出,以刺激全社会购买需求;强化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资金支持,加大对研发创新、城镇化、环保产业、新兴产业、消费及服务业的扶持,推进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等方面继续加大投入,确保重点项目尤其是重大民生项目投资如期完成。
三是进一步减负减税减费。减税降费,把更多资源让渡给市场主体,减轻企业、个人负担,促进疫情防控、拉动经济增长。2019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超2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2%。从宏观来看,一系列重大减负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既会直接带来财政减收,又会促进经济增长,进而最终带动财政增收。从微观来看,减税降费有利于稳定企业发展预期和投资信心,以乘数效应引导社会投资和扩大再生产。针对此次疫情影响的行业,通过减负减税减费来为企业松绑减压,使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非常时期能够轻装上阵,在良好的营商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的内生动力,尽快全面复工复产,确保经济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二、货币政策更需宽松。
此次疫情影响面宽,力度大,打乱了货币运行的节奏,阻滞了经济运行的速率,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为实体经济营造良好的流动性环境,降低疫情对广义信贷的负面影响,让宏观经济回到正常发展轨道。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末,全国广义货币M2同比增加8.7%,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加10%。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高于GDP名义增速,全国工商企业融资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为了增加市场的流动性,舒缓企业生产资金困难,遏制经济下行势头,今年2月份,人民银行仅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就投放了3万亿元的流动性,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实际利率的下降。化解疫情冲击,支持经济恢复,可进一步降低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采取贷款展期、增加贷款额度等方式,帮助中小企业度过难关。
一是贷款利率下调。伴随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的趋势有所加剧,全球央行基本都采取了降息策略,美国甚至采取了接近“双零”的降准降息政策,我国央行也在积极应对。相比之下,中国存量5年期国债的收益率远高于同期美国、日本和德国的收益率,降息的条件和空间更加宽松。按照一般的规律,在实行结构化调整的同时,未来存在贷款利率全面下调的可能性。应对疫情,要对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企业,实行定向降息、定向再贷款等措施,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行业实行结构性的差异化金融支持政策。
二是再次实施降准。3月13日,央行发布消息,定于3月16日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共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对于流动性为王的资本市场而言,降准的意义不言而喻。其直接效果在于增加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通过银行传导至实体经济,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赋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的“生机”与“升机”,最终促进实体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当然,在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务必注意流动性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协同。目前经济循环及产业链供应没有基本恢复,货币政策释放的流动性可能难以很快流入实体经济,资金大规模进入金融市场会带来资产泡沫化风险,妨碍疫情后中国经济的全面恢复。
三、不断激发内生动力。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对全球经济必将产生影响。从经济学的角度,经济增长是由消费、投资、出口三架马车拉动的。这次疫情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必然产生冲击。因此,务必在投资和消费两大领域做足文章。
一是不断扩大有效消费。有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力点,疫情带来的压力不会改变消费升级和消费转型的大趋势。此次疫情抑制了服务型消费,激活了线上新兴消费,对产品型消费影响不大。中国有14亿人口,有世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约4亿人),2019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居民消费能力在增强。扩大有效消费,要从宏观和区域层面同时推进,将短期刺激和长期提振统筹兼顾,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共同发力,不断深挖消费潜力,逐步激发市场活力。
二是不断增加投资拉动。投资拉动能够防止疫情从短期流动性冲击演化为中长期的持续影响,将疫情影响时限有效压缩,降低风险。要发挥基建投资的主导作用,对于保障设施的高铁、公路、港口等继续投资建设,加快在建和新开工项目建设进度,加强用工、用地、资金等要素供给,提高社会基础设施能力;要加强对公共卫生设施、生物制药、基因研究领域的投资,提高公共医疗保障水平;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提升方面的投资,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要加强对新兴产业、高科技领域的投资,激发经济活力。
以上调控政策的快速落地,将有力对冲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消除疫情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冲击,使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自然灾害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通常都是短期的。任何关于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盲目乐观和过于悲观的观点都是不对的。我国经济总量已近百万亿,基数已经很大,经济发展潜力大,韧性强,即使增速有所放缓,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只要我们把好方向,精准施策,坚持定力,坚持问题导向,坚定信心再出发,中国经济就一定能够披荆斩棘,扬帆远航。(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