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舆情 > 正文

家长被老师“移交”作业的背后:形式主义任务充斥校园

2020-12-21 13:17:33    半月谈

一则吐槽教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辅导功课的短视频热传,江苏一家长在发布的短视频中大呼:“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这条短视频再次引发公众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职能的大讨论。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当下,家庭作业花样多、家长承担多重角色,成为普遍现象,引发许多家长不满。是什么让家校分工边界不清?学校和家庭各自应该承担怎样的教育责任?

1

作业花样多,未教就要练

广州市荔湾区区女士的孩子今年8月初幼儿园大班毕业,一家人计划等孩子放假后进行一次暑假旅行。没想到,小学老师找上门,要求加入QQ群和微信群。原以为是老师通知上学事宜,可进群后就收到了体育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

这位体育老师在群里通知:“按市里通知要求,一年级新生在假期进行跳绳扫盲(及格标准),请家长们督促小朋友每天进行跳绳练习。建议初学者用珠绳。”老师随后将某电商平台购买跳绳的截图发到群里,并叮嘱“已达优秀标准的建议用速度绳,例如沙式跳绳”。

对此,区女士大为不解,尽管一年级跳绳的及格标准是1分钟16个,让家长教也不是难事。但是,作为专业的体育老师,除了强调器材的专业性之外,不是更应该教授学习的方法吗?

“怎么能连教都不教呢?转个别人的教学视频也行啊。更何况,跳绳作为广州市体育考试的必考项目,手脚协调、使用手腕力量、起跳高度、跳绳节奏、呼吸调整都是有技巧和规范的。家长自己万一教错了,会影响孩子的规范学习和成绩,老师再重新纠正也很费时费力。”区女士说。

不仅仅是跳绳,采访中,不少家长抱怨如今承担的学校任务越来越多,家校分工的天平似乎正在倾斜:孩子做阅读任务,家长负责录像打卡;学校布置手工作业,经常变成对家长动手能力的考验;学校组织秋游,家长需要“承包”学生管理和出行事务……

不少家长叫苦:为了辅导小孩作业,事情有时拖到凌晨才完成,家庭教育无形中成了另一项超负荷工作。在网络论坛中,一些诸如“老师有什么权力安排家长打扫卫生”“批改作业明明是老师的本职工作”“老师被家长惯坏了”的声音不断放大,家校矛盾愈发突出。

2

形式主义任务下沉,教师也无奈

一些教育专家指出,当前家校合作存在学校教育“越位”的问题,即校园将自身承担的教学工作转嫁给了家庭,给家长“布置作业”。这就导致了校园教育、知识教育膨胀,而家庭自身教育变得贫弱、乏力,原本是培养感情、培养品格的教育内容让位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影响了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

受访教师坦言,在一些学校,有部分教师从事着教学以外的工作,例如上级检查、报送材料、开会培训等。上级部门形式主义的任务下沉,可能导致校园教育空间被侵占。

翻开广东一小学英语教师王老师的工作日程,一周16节课以外,还有文明校园申报、少年宫资料报送、英语比赛准备等,而这些任务基本都是“急命令”,需要在一两天内完成。“其实都是一些无谓的检查,但是不做不行,不做好又会被通报批评。”王老师说。

采访中,有家长抛出了一份不可思议的新生暑假作业:为做好文明校园的申报工作,顺利通过督查,请指导孩子熟记以下内容(开学抽查):“文明校园六好标准:领导班子建设好,思想道德教育好,活动阵地好,教师队伍好,校园文化好,校园环境好。”

“这所学校不要求学生背诵古诗词、文明礼仪歌等,反而背诵抽查这些应付检查的东西。试问一个一年级小学生,怎么能知道领导班子是什么、活动阵地是什么?这是给学生和家长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受访家长对半月谈记者说。

还有家长说,在家长群里,老师有时候会发一些诸如消防知识竞赛、校园安全知识竞赛等网上答题通知,要求家长参与答题,过关后在最后写明学校和年级。

“有一次老师发的是消防知识竞赛题,必须5道题全对才算过关,我做了好几次都是错了一道题,只能重新做,最后花了20多分钟才算过关。”一位家长说,虽然不是要求必须参加,但老师发了通知,不参加总归不太好。

3

缓解家校矛盾,需多方共同努力

形式主义之风入侵校园,将不必要的任务传导至教师、学生,最后由家庭教育来消化,不仅导致家校矛盾进一步升级,更偏离了教育本质。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薛海平说,当下一种现象值得警惕,即从行政管理思维出发,而不是从教育和培养人的思维出发来管理学校,导致一些非教学任务挤占大量的教学时间。

基层教育工作者认为,为遏制这一现象,应畅通监督渠道,避免形式主义下沉之风蔓延。同时,当尽快厘清家校合作的边界。

专家提出,家庭和学校都承担着育人的职责,二者共同构建起孩子健康成长的支持系统。学校教育主要覆盖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以及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是集体化的过程;家庭则主要通过日常生活的互动来培养孩子的习惯和性格,是个性化的过程,二者有各自的教育功能和规律。

薛海平建议,学校应科学合理布置家庭作业,避免给学生和家长造成过重的负担,真正实现减负目标;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应学习和思考家校合作内容、途径、边界等,在实践中,科学合理引导家长主动参与学校教育,而非强制逼迫家长被动参与学校教育。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表示,家校合作的方向不是让家庭变为学校,而是让家庭更像家庭,有魅力的家庭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家校合作不能将家庭变为第二课堂,把父母变为老师的助教。”(黄浩苑 杨淑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京郊银狐洞白狐现身 野保专家:应为人工饲养野放
下一篇:高蛋白饮食有助于减肥吗?真相在这!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