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目前已经在我们的生活里被广泛运用,大到智慧城市,小到手机登录解锁,都能见到人脸识别技术的身影。
然而,这个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产物,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引发了现代人新的不安——用户人脸、行踪轨迹等个人敏感信息的泄露渠道,又多了一个。
前段时间,因为有业主对小区门禁采用人脸识别不满,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成为热门话题。随后,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针对人脸识别在杭州不少场景中的应用,做了调查走访,包括这些场景应用后台对人脸数据的储存和管理是否存在风险等展开了广泛讨论(本报12月3日、4日的2、3版曾连续报道)。
这两天,又有网友来向小时新闻报料:“不止小区,现在,取个厕纸也要扫脸了!”
这位网友发来的照片,显示是在杭州火车东站的厕所门口,是一台“人脸识别供纸机”。钱报记者决定赶往现场一探究竟。
记者观察
人脸识别供纸机 现场用的人不多
在杭州火车东站的好几个公共厕所门口,记者都看到了网友所指的“人脸识别供纸机”。
这种机器,一般安装在厕所门口墙面不大显眼的位置。
记者观察了一下,到这台机器来取纸的人不算太多:记者在其中一台机器前蹲守了约十五分钟,只有两人前来使用——要知道,这里是火车东站,公共厕所使用频率是极高的。
取厕纸的过程很简单。使用者面朝机器屏幕,站立大约3秒的样子,一张长度约60至100厘米、约8到10节卫生纸从机器下方缓缓吐出。根据设置,在数分钟内,如果使用者重复刷脸,厕纸是不会吐出的。
这也就是这台人脸识别供纸机的核心诉求点——能有效控制短时间内的反复取纸,进而起到节约纸张的目的。
有一位小姐姐刷脸取纸后,面对记者的提问说:“我也有点疑问的,它把我的脸部信息扫进去会不会乱传播?”
但不同的声音也有。
这附近的保洁大姐刷脸取厕纸比较多。其中一位大姐就跟记者说:“这真的很方便的呀!我的面部信息存在哪里?不知道哎,不管它了!”
“我的人脸数据存在哪里?不会被偷走吧?”说话的是旅客刘先生。他看到这台机器后,并没有急于去尝试,而是向记者发出了自己的疑问。
东站工作人员
此举来自网友的建议 初衷是为了节约用纸
随后,记者采访了火车东站相关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人脸识别厕纸机,是在这两年随着车站内公厕的改造陆续安装上的。
为什么安装这个?这其中有个过程——
最早,杭州火车东站是无偿提供厕纸的。这个举措实施了一段时间后,东站发现,厕纸的消耗速度实在太惊人,最夸张的一次是仅仅十来分钟,一个蹲位内的一大卷新厕纸就“用完了”——很多时候,大家也知道,纸,除了被当场使用的,还有不少是被人顺走了。而且,对这个在厕间里的举动,作为车站方面,也无法控制。
但是,车站不供纸,又会给旅客们带来很多不方便。
那时,在微博上,乘客们向东站提出了两个建议:一种是用投币卖纸机。后来,东站考虑到他们的本质还是为大家服务,这个投币取纸太商业了;另外一种建议,就是安装刷脸厕纸机。
东站目前安装的人脸识别厕纸机,都是天津首联的产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时,对方公司说他们不收集人脸信息,这些采集来的消息也不联网。机器的原理,只是一个“瞬间不重样”,并且向东站出具了公安部的检测报告。
生产厂家
刷脸取纸是一种“短暂识别” 有限时间内被自动删除
随即,记者又联系了天津首联公司。
工作人员表示,他们的机器对人脸信息的捕捉,仅仅是对几个面部节点的识别。识别后,短暂存储于内存。当使用者反复刷脸时,机器会进行这几个点位的比对。如发现重复,在9分钟内(出厂设置),机器不会重复吐纸。
但10分钟内,机器会自己删除之前储存的肖像数据信息。而且,公司也做出过承诺,后期不会考虑存储用户个人肖像数据。
该公司工作人员说,他们是在2018年进入杭州的,首先是在灵隐一带的公厕安装。目前,除了景区公厕、火车站,还有一些商场也有安装这种刷脸取纸机。
对于东站提到的公安部检测,记者也找到了。
该厕纸机取得的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该报告第三页第一条载明:样机具有人脸采集功能,可在设定时间内自动删除存储路径的人脸信息文件。检验结果是:符合要求。
不过,尽管如此,在生物信息的采集和使用上,法律明确规定了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
刷脸取厕纸,你怎么看?欢迎扫码,来小时新闻参与讨论。 (见习记者 周琪 记者 肖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