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抖音号“东莞日报-i东莞”一则“东莞一公厕取纸竟要人脸识别,你怎么看?”的短视频将公厕的人脸识别设备引入网民视野。随着舆情的发酵,舆论对公厕内人脸识别系统的安全性和必要性等话题展开热议。
舆情综述
12月4日,有专家表示,拍摄照片在本机没存储并不代表在系统内没存储,一旦数据库泄露或被盗用就有风险。由此,舆论开始关注热议人脸识别存在的安全问题,当日该话题的热度激增至最高峰。
12月6日,东莞城管在微博通报称,此事初衷为防止浪费。每次拍摄到的用户照片均在规定时间内自行删除。目前已终止使用该设备,改用常规的方式免费提供纸巾。12月7日,《北京青年报》刊登的《“人脸识别”取厕纸 拷问公共管理精细化》一文成为重要的传播节点,带动该事件热度上扬。据人民众云,当日全网有103篇相似文章,包括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光明网、中工网、中国新闻网等共9家中央新闻网转载该文。资讯、网络媒体和APP客户端成为该文的主要传播场所,从而也引发了微博上网民对于该话题的再次关注,该事件热度回升至次高峰。12月8日,该事件热度仍有上升趋势。
在传播平台层面,微博是此事件主要的传播平台。截至12月8日上午,该事件相关的#公厕取纸靠人脸识别##公厕安装人脸识别供纸机##公厕刷脸取纸有必要吗#等主要话题的阅读量分别达到1.1亿、1815.8万、572.2万。
对于该事件,除了“东莞”“公厕”“厕纸”等和事件直接相关的词汇出现频率较高,媒体的网民还关注此事件背后的安全风险和社会治理问题。前者的高频词包括“担忧”“隐私”“技术”“泄露”等,后者的高频词包括“精细化”“公共管理”等。
媒体观点
人脸识别技术的运用需要考虑其必要性。不少媒体注意到,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提出,处理人脸在内的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春城晚报》指出,而公厕用人脸识别系统发厕纸,已经涉嫌违背了“必要、最少够用、被采集人同意”等原则。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也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提出了“刷脸”需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以这种标准来衡量,目前很多场景使用人脸识别显然是不必要的。
人脸识别技术不能违背个人意愿和权利。光明网指出,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监管机制,商家、平台采集人脸数据后,用户自身对其如何存储、使用往往不知情。更有甚者,部分商户、平台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采集和存储用户的人脸信息。个人信息的使用权,需要由用户自己说了算。但是,这不代表商家可以把“知情告知”当作“免死金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信安中心测评实验室副主任何延哲指出,许多商家以为挂出“本店在使用人脸识别”就可以放心大胆地采集人脸信息,这是敷衍了事的典型做法。消费者不仅有知情权,还有选择权、删除权。这种提示牌只说明店内有摄像头,但没有明确消费者的信息将怎么处理、何时删除等问题。
需要法律和监管划清“人脸识别”边界。半月谈网表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待相关法律的同步。在现有网络安全法、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基础上,法律有必要对不同主体收集人脸信息的正当性、必要性边界进行规范,进一步明确信息采集尺度、技术使用边界、信息保护监管、信息安全责任。《南方都市报》指出,国家立法对违法收集个人信息的主体,已经有包括责令改正、警告、罚没、停业整顿、吊销执照直至追究刑事责任的全套规制手段。有效的监管执法是杜绝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权利的最直接手段,也是避免人脸识别技术被滥用、逐步改变“法不责众”现象的治理途径。中工网建议,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商用场景越来越多,在有关规定确立好之前,可以考虑在一些地区、领域先行试点禁用人脸识别技术,等待时机成熟再在限定的范围内有序放开。
新技术应当和人性化公共服务相辅相成。《北京青年报》指出,“人脸识别”取厕纸拷问公共管理精细化。相关管理部门在大力采用新科技之时,一方面要提高公厕管理智能化、人性化、便利化,为民众提供贴心服务,另一方面一定要严格遵守国家法规,充分尊重民意,妥善处理好民众隐私信息、权益保护的正当诉求,寻找到智能化与法治化的最大平衡。
舆情点评
“东莞一公厕人脸识别取纸”热度在降落后回升并居高不下,和近期的多起涉人脸识别维权事件和相关法律规定出台有关,舆论持续关注人脸识别背后的信息安全问题。据梳理,10月以来,继一男子“戴头盔逛售楼处”事件后,天津、南京、杭州、徐州等多地在内的多地就人脸识别滥用出台了相应的政策。10月2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及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应当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11月20日,“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一审判决,经营者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处理问题仍受到争议。12月1日,针对APP采集个人信息,国家网信办发征求意见稿,其中包括38类常见类型App必要个人信息范围。将于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明确了自然人的姓名、生物识别信息的使用原则和条件。整体看来,有关事件和法律法规推动舆论从对“黑科技”人脸识别的追捧,逐步转为谨慎且反思的态度,其实也体现了舆论对科技认知的“成熟”心态。
除了安全问题,人脸识别“黑科技”背后隐含的社会治理难题也需受到关注。公厕内安装人脸识别取纸装置,本质是为了节约公共资源、避免浪费,同时也是一种推动“智慧公厕”革命的积极尝试。但是,此事反映出,有关部门应当反思社会治理数字化背后的技术、公共服务的安全性和人性化的关系。一方面,管理者引入“智慧”技术的同时,更应该考虑如何“精细化”利用技术。“智慧公厕”可以投入“黑科技”设备,但前提是智能设备确实可以解决问题。此次事件中,不少网民反馈,公厕可以通过扫码并限制一定时间内的扫码次数来方便市民取纸,而连取纸都要“刷脸”则“大可不必”。同时,也有声音指出人脸识别供纸机的成本较高,质疑用此技术来“取纸”是否是“小题大做”。精细化管理不仅意味着引入技术切实打击“痛点”,更意味着要最大程度发挥技术的作用。
另一方面,“智慧公厕”不只意味着要有“智慧”的技术,更要有“智慧”的服务和管理思维。据观察,人脸识别供纸机在媒体报道中似乎已经成为了“智慧公厕”的标配,但相应的服务和管理思维似乎被没有跟上。有关管理者要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思考,除了应当妥善处理民众隐私、权益保护等正当诉求外,找公厕难题、公厕异味等问题也需要“智慧”的管理介入解决。杭州的公厕管理为其他地区提供了解决思路。据报道,杭州通过高德地图、杭州通等平台,使6000座城乡公厕和对外开放卫生间能够精准定位、一键导航,形成杭州市域公厕“一张图”。同时,公厕内采用低位负压、新风系统,净化厕内空气、消除异味。厕所内部的应急呼叫器、生命监测仪也在实时关注着特殊人群的健康与安危。此外,大数据分析也为优化公厕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城乡公厕云平台”上,人流量、水电能耗、故障报修、烟感提示等监测信息一目了然。城市公厕服务水平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是社会治理水平的一个缩影。“智慧设备+公厕”以解决用纸难题是公厕革命的重要一步,实现“智慧的公厕”还需管理和服务的“智慧”加持。
作者:人民网新媒体智库助理研究员 赵紫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