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舆情 > 正文

加强和改进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

李佐红    2020-06-17 11:12:28    新华网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谁掌控了网络,谁就抢占了意识形态斗争战场的制高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就网上新闻舆论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切实做好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提供了根本遵循。

互联网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加速裂变,深刻改变着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据统计,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总规模已超9亿,是世界上连接互联网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大学生群体作为我国网民中占比较大、传播信息较为活跃的人群,众口发声、众说纷纭的复杂网络舆论生态,对其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会造成巨大影响。突发事件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自媒体的融媒传播环境下,往往触发点多、燃爆点低、传播速度快,半隐蔽舆论场导致传播规律和路径更难预测和应对,一直是舆论引导引导与管理重点难点。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以及网络舆情呈现出总体数量逐渐增多、单体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影响范围往往超出年龄阶层和学校范围,对整个网络舆情环境造成一系列不可控的社会性次生后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突发事件带来的网络舆情往往具有极强的外部性,不仅关系到高校正常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甚至还关乎整个互联网乃至现实社会的舆论风向。因此,对于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管理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具有现实复杂性和传播燃爆性特点

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与规模呈现逐年提升态势,不能单一归因于信息传播的主体、监管教育部门的管理或者是信息传播媒介本身的问题,而应该理解为新时代背景下,整个社会发展变革和经济转型中深层次问题在高校的综合反映。具有三个方面的新特点:

首先,互联网已取代传统渠道成为舆情事件发酵和放大的主阵地,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很大程度上是现实社会矛盾在网络场域激变的结果。高校突发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往往会在较短时间内转向对事件背后的体制、道德及法律的关注,因此舆情引导和管理工作决不能孤立地看待,必须把线上线下统筹起来,以线下问题的解决更好推动线上舆情的处置。

其次,从舆情传播目的上来看,相较对于内容的求知求真,传播主体对于表达个性化的追求和群体认同感的诉求愈发强烈,信息茧房和社交圈层化加剧了非理性表达。自媒体时代表达个性、彰显自我成为了网络表达方式中最重要的环节,其受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传播内容本身:一方面在语言载体上,高校学生的表达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以及脱离传统的语言风格,擅长通过“造词运动”传达信息、表达价值态度,话语体系圈层化增加常规检索和舆论引导的难度;另一方面在群体认同方面,年轻人正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急切地想要证明自己的正确甚至优越,容易脱离逻辑、真相和理性,以非黑即白的判断单纯地在网络世界中寻求集体认同感,这种网络社群的抱团现象导致的共振和互动容易极化舆论,极大增加了引导的难度。

另外,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具有瞬时性、非线性、快速人际传播性、较高关注度等特点,特别是自媒体的广泛参与、推动甚至主导事件,导致舆论的生成、发酵、传播周期明显缩短,更加难以预测和研判。网络舆情发展的初级阶段是舆情引导的黄金时间,是决定突发事件引发大规模舆情后果或被及时阻断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事件的信息关注效应已经形成,舆情发酵的土壤已经具备,但往往还因为时间限制等原因缺乏大规模的热议性讨论,因此还未形成群体性或者强烈价值判断上的导向性,但也为舆论朝不同方向发展提供了机会,既可能扩大积极的传播效应,也可能增加负面的传播效应。

二、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受文化圈层化和渠道多样化双重影响

网络舆情产生和变动总在一定时空环境内进行,传播学结构性理论认为舆情形成和变化受到现实社会和网络空间的双重影响。网络舆情传播生态分为主要由传播空间载体所构成的硬环境以及以文化认同为纽带所构成的软环境两部分。把握现实环境和虚拟空间的交互融合作用对于突发事件舆情传播方式与路径的影响,是舆情引导与管理问题得到内生解决的关键所在。

一是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硬环境

在网络舆情传播的生态中,所有信息媒介所构成的承载空间环境可被看作为舆情事件萌发和扩散的硬环境。包括微信、微博、APP、论坛、门户网站等私人或开放通讯交流平台。在信息传播中或充当爆料角色,或充当跟进角色,或充当观点博弈和情绪渲染角色,或充当深度调查角色,其非线性的传播路径和海量信息的交叉、叠加的传播覆盖,交织着显性和隐形的传播复杂生态。大数据时代下,海量信息流既能够为突发舆情事件演化升级提供充分的土壤,也能够成为相关部门运用新技术实时捕捉舆情焦点和热点,对信息内容的性质、倾向和舆情等级做出判断的重要支撑,对突发事件的提前预判和精准管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大数据把握和利用信息传播路径和特性变化,是舆情引导和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二是高校网络舆情的文化软环境

舆情信息内容还蕴含着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等软性群体边界所构成的软环境,也是引导机制建设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网络舆论环境看似是全民参与的全开放环境,但仍然形成了诸多相似文化连结的网民圈层,各群体之间所传播和分享的信息内容并不互通,相同信息在不同文化群体中也会出现截然不同的舆情结果。 “破圈”是当前网络信息传播中常常被提及的词汇,指的是某种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在不同网络群体之间流动分享的现象。而这很大程度上是专属于互联网公共空间的一种现象,文化形式和内容的具体差异通常不会直接构成现实群体的界限,但通常能直接构成网络群体的界限。在网络空间,人与人之间缺少了直接的生理互动,而人类社会性本质让我们转而在纯粹语言交流中也倾向于寻求精神文化的群体性认同,从而形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网络圈层。在开展舆情引导工作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各个文化软环境圈层中的特异性,从而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的精准管控奠定基础。

三、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需要更加系统、智慧、专业

高校亟待完善符合自身管理对象及管理环境特点的突发事件舆情管理机制建设,按照“重预防、巧引导、强价值”的先进工作理念,在舆情事件的前期预警,事中协调引导以及事后价值重塑上深化改革和创新。

一是拥抱新兴技术,提升舆情管理科学性

新技术为舆情的传播增添了许多不可控因素,但同样也能够为舆情的精准引导提供许多便利的抓手。要加强网络理政,提高技术敏感,联合政府和社会力量,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建强学校舆情态势感知平台,提前预警、精准预判舆情性质和能级,按照“纵向阻断”与“横向切割”思路制定舆情引导策略,以早知应知提升整体舆情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是强化队伍建设,顺应软硬环境复杂性

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网络传播等非线性的传播方式对队伍政治能力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舆情管理队伍增强底线意识,提高敏锐性和鉴别力。另一方面,引入外部专业技术人员等复合背景人才,组成一支专业化舆情应对力量,并加强其政治能力和业务能力培训。同时要健全统一的应急指挥系统,完善责任落实制度,建立部门之间统筹联动、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研判前端和处置后端一体的有效机制,并通过舆情后期的评估和复盘,不断提升舆情处置的效率。

三是针对文化圈层,深化舆情引导精准性

针对大学生独立文化圈层加强舆情的价值引导,以换位思考构建更加良性健康的网络舆情互动生态。深入研究“饭圈文化”、“动漫文化”等亚文化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文化特点,加强分众化互动化舆论引导,从语言行文方式、讨论传播平台以及信息内容本身更加贴近新时代青年,加强网络正面发声,加强议题设置和内容策划,创作精品力作,通过双向互动式的信息交流方式加强精准舆情引导,同时注重线下沟通和交流,以主流文化、核心价值引领大学生群体。

四是创新思政教育,加强价值输出主动性

高校舆情引导与管理不能仅局限是针对突发事件的紧急响应,最终目的也不是单纯临时维稳,而是为了从根本上推动整个社会的正向价值引导,从而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要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价值输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对在价值观形成和理解方面较为积极和先进的学生群体,高校应该引导和鼓励其更加主动在互联网上积极发声,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团结其参与到舆情引导,通过多维度、多立场和多文化立足点的方式形成全方面舆情引导覆盖,打破价值对立,抢占复杂舆论环境中价值引领的高地。(作者单位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江苏泰州市文物局舆情应对何以频现乌龙?
下一篇:关于领导干部直播带货的一些思考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