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丰巢快递柜超时收费的争议持续发酵。根据收费规则,非会员快递柜保管每超时12小时将征收0.5元,3元封顶。部分小区选择停用丰巢快递柜,丰巢公开解释收费缘由但未改收费决定,中消协5月13日回应称合理保管期内不应单独收费。
看似并不高昂的收费为何会引发争议?企业又为何坚持推行收费制度?这场围绕丰巢、消费者、快递员展开的讨论何时方休未可知,背后待解难题已然显现,值得我们深思。
用户被动支付超时费用,消费者权益保障问题成争论焦点
“是否征得用户同意”是争论的焦点。对消费者而言,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快递经常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被放入快递柜,而现在又可能被迫支付超时费。对于大部分的上班族而言,在公司加班或回家路程远可能也会造成超时收费。
此外,不少人认为,12小时的免费存放期限过于短暂。有观点认为,在现行快递服务状态下,快递柜的使用不可避免,对于为数不少的用户而言,超时付费或将成为常态,延长到24小时或许更为合理。那么,合理保管期应如何确定、收费消费者是否有权拒绝、又应如何有效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正当利益?此类问题还需相关方面的论证与回应。
快递员“未经许可使用”做法存法律风险,利益诉求浮现
快递员在未征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使用快递柜寄存,反映出的是快递员的生存压力与利益诉求。有快递员表示,派送一个快递的收入在一元钱左右,如果把包裹存入快递柜,需按投递箱大小支付占用费,再加上车油钱成本,派送一单的利益所剩无几。然而,也有一些快递员认为,借助快递柜可以节省时间以派出更多件快递,抵销掉使用快递柜的成本。取舍之间,是快递员群体利益权衡。衬托之下,“两头收费”的做法也更易引争议。
此外,快递员还可能承担着法律风险。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规定,快递员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应征得收件人同意。可见,“未经同意就使用快递柜”是违规行为,实际需要为此负直接责任的是快递员,而非快递柜企业,用户的抵制、投诉,最终产生的实际处罚也将落在作为投放主体的快递员身上。
企业面临经营风险,背后盈利难题凸显
对于企业而言,首先是陷入道德风险漩涡。丰巢作为快递配送“最后100米”的重要参与方,本身是为消费者提供便利,当“便利服务”带来经济损失时,自然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与抵制。并且,丰巢由最开始的免费寄存,到打赏付费,再到如今的公然收费,资本占据市场支配地位之后的“任意妄为”也遭诟病。其次,丰巢也将面临一定程度的市场竞争风险。虽然,丰巢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但此次风波也可能会为其竞争者或潜在竞争者提供扩大市场的机会。
此外,越发凸显智能快递柜行业的盈利难题。有专家认为,从整体来看,当前快递柜企业处于普遍亏损状态。快递柜企业现阶段盈利模式单一,仅依靠柜体本身的广告费难以实现盈利,这或许也是一些企业急于向用户收费的原因。但由于目前市场成熟度、普及度不够,大范围推广收费模式或将导致现有客户流失,得不偿失。
快递“最后100米”难题,有待多方化解
综合来看,这场风波中似乎没有真正的赢家,不同主体的不同诉求,本质上也是快递配送难题的集中反映,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化解。
一方面,多方协商化解危机,探索推动智能快递柜收费的可行之道。用户代表、业委会、快递员、快递企业、丰巢科技、监管部门等多方协商,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确定快递柜免费保管时间,以合理有效措施减少快递员未征得收件人同意直投快递柜情况,并建立合理有效的争议解决机制。
另一方面,快递柜行业探索更多商业可能性,解决盈利难题。除了收费模式,快递柜并非单一的社区基础设施,它实际上是一个占据社区消费市场和更接近消费者的通道,在精准营销和社交电商领域都存在值得开发的衍生价值,企业可以通过经营策略的多元化不断探索更多的盈利形式。
(作者:人民网新媒体智库助理研究员 朱美娟,来源:《网络舆情》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