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舆情特征
4月18日至20日期间,媒体解读“六保”经济新方位、李文亮等33人追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京津冀区域健康状态互认、绥芬河举报隐瞒谎报病情属实奖2000元、12吨“老干妈”去向仍存疑、疫情间线上医疗迎政策红利、“刷脸进小区”引争议等成为舆论场热点话题。海外疫情方面,美“罗斯福”号航母数百人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巴黎非饮用水系统检测出新冠病毒等话题也引发关注。
(一)媒体解读“六保”经济新方位,为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提振信心
4月1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的“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引发热议。《人民日报》评论认为,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从6个方面强调“保”的重要性,是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而提出的要求,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要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切实增强紧迫感,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新京报评论称,首提“六保”,不止是针对一季度经济数据下滑的即时反应,也是针对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及时调整,体现了国家对宏观策略层面的务实判断。从“稳”到“保”,“稳”“保”并行,实是凸显了一种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
(二)李文亮等33人追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舆论点赞新时代青年精神风貌
4月20日,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抗疫追授个人(共33人)名单公布,李文亮、夏思思等人入选,引发关注。中国青年报称,“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旨在树立政治进步、品德高尚、贡献突出的优秀青年典型,反映当代青年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广大青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积极投身防控工作一线,为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网民一方面向抗疫英雄致敬,表达缅怀追思之情,另一方面也表示,应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公共卫生领域各种软硬件设施体系的建设,以尽量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此外,也有网民认为,英雄该追冕,而一些不负责的领导也应该追责。
(三)京津冀区域健康状态互认引关注,防控依旧不可掉以轻心
4月18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宣布实行京津冀区域健康状态互认,引发广泛关注。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约3成网民呼吁三地尽快实现互通互认。北京日报评论称,对接民意,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既是对复工复产的最好助力,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践行。同时也应注意,互通互认并非简单的放开,而是以确保疫情防控安全为前提。京津冀健康状态互认之后,来往人员增多,意味着首都的防控范围扩大,防控依旧不能掉以轻心,甚至还要在核对等环节加码。确保每一个来往京津冀人员的“健康宝”“未见异常”,才是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四)绥芬河举报隐瞒谎报病情属实奖2000元,群防群控的举措获网民支持
4月19日,绥芬河市发布通告,决定在疫情防控期间实行有奖举报,举报线索查证属实的,每条线索给予2000元奖励,具有重大贡献的关键信息,奖励3000元。微博话题#绥芬河举报隐瞒谎报病情属实奖2000元#获得近4000万阅读量,网民对群防群控的防疫举措纷纷表示支持,指出发动群众力量永远是有效的工作方式。同时,也有网民建议,对于那些隐瞒、谎报病情者应给予相应惩罚。
(五)12吨“老干妈”去向仍需释疑,舆论期待捐赠物资公开透明
近日,鄂州当地公众号发布《贵州捐给鄂州12吨“老干妈”去哪儿了》一文,引发广大网民关注,网民纷纷质疑“老干妈”去向。鄂州市防控指挥部生活物资保障专班发布通报回应“老干妈”的接收情况,却因存在“对不上”之处让人们继续对关键性细节感到困惑。新京报评论称,捐赠物资不能成为糊涂账,而应该“笔笔对账”。越是爱心物资,公众越希望能够保证公开、透明、规范,别因个别环节的“夸大”或“模糊”,让爱心最终成了一笔糊涂账,尴尬了捐赠双方。光明网评论称,社会各界共同抗疫,受捐赠地区作为抗疫主战场,理应善待社会的爱心。无论是捐赠物资还是款项,数量几何、发往哪里等,都要清清楚楚。
(六)“刷脸进小区”引争议,智慧安防建设应保持谨慎和严谨
近日,江苏常州多个社区的居民被强制要求安装“人脸识别”微信小程序,引发争议。有媒体认为,此次事件之所以引发争议,导火线在于对云门禁系统的强制推行触碰了信息被采集者的敏感神经。光明日报评论认为,经此一疫,智慧安防建设将有望步入快车道,人脸识别技术将在社区等更多半公开场域落地。但越是在这种情势下,越是要保持谨慎和严谨。即便一些地方引入人脸识别是出于提高效率的初衷,但也应就其必要性进行专业论证,并在引入过程中保障被采集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确保对新技术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做足应对预案,严格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
(七)美国停缴世卫组织会费风波持续,欧美主流媒体纷纷发文批评
日前,特朗普宣布美国暂停向世卫组织缴纳会费,并称作为世卫组织的主要赞助方,美国有责任对世卫组织在疫情中的行为问责。此举招致国际社会和美国国内专业人士的批评。法国《世界报》文章认为,美方此举“将整个世界置于危险中”,法国《世界报》指出,美国领导人“并没有资格做出惩罚世卫组织的决定”,在全球疫情防控的重要关头,中断对重要国际卫生机构的资金供应,“这是一个政治领导人能做出的最糟糕决定”。
(八)美“罗斯福”号航母数百人确诊感染新冠肺炎,美军疫情情况“不透明”引质疑
当地时间17日,美军“罗斯福”号核动力航空母舰已有94%的船员接受新冠病毒检测,其中660人检测结果呈阳性。据央视新闻消息,除了“罗斯福”号,“里根”号、“卡尔·文森”号和“尼米兹”号也纷纷出现确诊病例,这意味着美国太平洋舰队有4艘大型核动力航母“中招”。美国媒体近日发布的一张“美军感染地图”,称美国41个州的150多个军事基地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其中情况最严重的是海军。报道指出,美军信息“不透明”引发多方不满。
(九)巴黎非饮用水系统检测出新冠病毒,官方密集发声稳定民众情绪
当地时间19日,巴黎市政部门宣布在城市的非饮用水系统中测出新冠病毒,虽然是“微量”但引发密切关注。话题#巴黎非饮用自来水中检测到新冠病毒#登上微博热搜榜。巴黎市政府随即暂停使用非饮用水系统,巴黎负责生态的副市长布劳尔解释说,非饮用水系统中的病毒痕迹极小,但仍可以检测得到,因此市政府方面决定采取“预防原则”,卫生部门将进一步分析这些微量病毒可能存在的风险。巴黎官方表示,巴黎的非饮用水系统从塞纳河等河流抽取,主要用于清洁街道、浇灌公园等,和饮用水不是一个系统,饮用水系统目前没有检测出任何新冠病毒的痕迹,不存在安全问题,民众使用“没有风险”。
舆情趋势与风险分析
(一)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精准推进企业复工复产
《北京青年报》关注疫情防控与企业复工复产话题,认为当前要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继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调整具体防控举措。需要倾听企业声音,定期梳理企业及群众诉求,解决企业面临的各种实际困难,做好援企稳岗工作,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有关部门应持续深入了解企业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遇到的问题,听取企业需求和意见建议,协助企业以自身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二)疫情间线上医疗迎政策红利,未来发展还需依靠自身表现
近期,国家关于充分发挥互联网诊疗优势的政策文件频频出台。受疫情影响,公众线上医疗需求直线上升。在原有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基础上,各地实体医疗机构纷纷开通线上业务,服务广大患者。人民日报海外版评论称,政策红利的释放,带来的不仅是便捷,还有人们就医观念和习惯的改变。但线上医疗能否实现新的发展,还取决于互联网医疗机构自身的表现。疫情过后,线下医疗逐步恢复,如何留住用户,是整个互联网医疗行业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人民群众的医疗健康需求只会增长,修炼内功仍是第一要务。
(三)媒体提醒疫情过后全球或将遭遇更多“公地悲剧”,应提前做好抗击风险的准备
《新京报》评论指出,每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危机,都意味着世界格局的重塑和地缘战略的重整。当疫情解除时,各国最棘手的问题是国内大规模的产业凋敝和失业。而将在相当长时期内埋头于国内经济重建的他们,很可能会全球召回产能和投资,以便能够对国内经济进行热启动。而这对于新兴国家和后发国家当然是沉重打击。当自身利益成为各国的唯一诉求,全球或将遭遇更多“公地悲剧”,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消除贫困等领域长期以来的合作与共识将遭到致命打击。怀有危机感、提前作准备,比未雨不绸缪要好得多,也是抗击风险的应有方式。
(四)常态化疫情防控还需保持足够定力,避免走向极端化
《经济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疫情防控常态化,既不同于“非常态”时期,也有别于正常生产生活状态下。此时,有必要避免常态化疫情防控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对于疫情过度恐慌,谈“疫”色变,以至于什么都不敢做,不敢推进复工复产。这无疑会影响复工复产的效率,不利于生产生活秩序尽快恢复。二是对疫情完全放松警惕,不再做丝毫防备,这种麻痹思想很容易造成疫情反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助理研究员 朱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