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舆情 > 正文

南京放宽落户门槛有诚意

秦川    2020-04-16 09:31:12    光明日报

南京落户门槛再度放宽。南京市4月8日发布《关于支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宁就业创业十项措施》(以下简称《措施》),首项内容即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5周岁以下本科学历人员(含留学回国人员、非全日制研究生),凭学历证书即可落户;40周岁以下大专学历人员,在宁就业参保半年即可落户。

这一举措,诚意满满。落户门槛越降越低,近乎零门槛。此外,无论发放住房租赁补贴,还是加快人才公寓建设与供给,乃至扩大人才购房服务面,无不展现开放姿态和务实特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措施》还专门提到拓宽就业渠道,比如全年动员组织在宁各类企业推出20万个以上岗位专项用于高校毕业生招聘,开辟高校毕业生创业注册登记绿色通道,开办企业线下申请“一窗式”服务,当日办结。众所周知,受多种因素冲击,今年全国的就业形势空前严峻,一些高校毕业生甚至感慨“毕业即失业”。在此情势下,南京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有效支持激励自主创业,其现实洞察力值得称道。

再联系到日前沈阳出台全面取消人才落户限制、进一步放开落户的政策——取消原有年龄限制,实现人才落户“零门槛”,诸多迹象表明,新的一轮“抢人”大战已经开始。从南京等地卖力揽人,可以获得以下3个启示。

一是打破了人们对人才的固有认识。在过往,不少人认为只有高学历精英才算人才,其实,人才与学历在一定程度上并无直接的因果联系。那些术业有专攻的大国工匠是不是人才?那些干好本职工作的清洁工是不是人才?当然是!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无惧风险的医疗垃圾清运工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难道不是人才?一座城市要想发展壮大,每个行业链的位置都需要人才。比如在科研中,要有大科学家,也要有普通的科研工作者,还要有为他们提供保障的工作人员,每个人都很重要。

二是城市有活力,先得有人气。毋庸讳言,当前一些城市经济发展面临危机,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才流失严重。人走了,哪还有人气可言?善待人才,包括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从业者,他们留了下来,找到了谋生饭碗,也让这座城市更有发展潜力。善待各个行业的人才,包括看似不那么光鲜的普通劳动者,就不能叶公好龙。

三是提高竞争力,变“要我来”为“我要来”。招揽人才,靠的是优厚政策、良好的创业环境、有人文关怀的城市气质等。其中,全方位提升城市魅力尤为关键。魅力看似抽象,实则体现在方方面面,如果一提起某座城市,大家都觉得它有发展活力、不排外、有数不尽的就业机会、发展前景越来越好,人们自然竞相“投奔”而去,然后安居乐业,直把异乡作故乡。这样的城市有吸引力,也许无须动员就会出现“我要来”的盛况。

归根结底,找到人才、留住人才并不复杂,就看城市的施政者有没有眼光,有没有真情,有没有实招。无论所谓的高级人才还是普通的务工人员,心中都有着“理性经济人”的意识,哪座城市真正具有包容力,并有强大的发展前景,哪座城市就能吸引到更多的人员。

(作者:秦川,系媒体评论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疫情期间多地频现预付费消费纠纷
下一篇:贵州捐的12吨“老干妈”去哪儿了 湖北鄂州回应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