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从“身边的河”到“自家的河”

武进河长治河记

申 琳    2020-08-18 17:55:35    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一个水网密布、河湖纵横的江南水乡,现有规上工业企业16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近700家……治水,是武进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在武进,一支庞大的民间河长队伍悄然成长。这些人为何选择成为河长?在河湖治理过程中如何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从武进这些河长们的故事里,或许你会找到答案。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南濒太湖万顷碧波,西拥滆湖100多平方公里水域,辖区1000余平方公里,有大小850多条河流,总长度达1600多公里,水域面积占全区面积的1/5……

  武进,现有规上工业企业16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近700家,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2483亿元……

  为了更好实现河湖治理,2017年,武进全面推行河长制,850多条河流拥有从省到村5级行政河长共计920余人。而在这些行政河长身边,又悄然成长起一支庞大的民间河长队伍,武进河湖治理呈现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可喜景象。

  老党员当河长:热心者当上志愿者

  68岁的毛琴大老人从家门前的小菜园摘了一把丝瓜、豇豆准备做晚饭,老人笑得很开心:“现在的菜吃起来更放心了!”

  小菜园前面,一条叫方家浜的小河缓缓流过。方家浜不长,只有500多米,过去是一条被旁边小企业污染了的臭水沟。“又黑又臭,黑得像墨水,臭得像粪坑!”毛琴大至今提起来都皱鼻子。

  后来,这里实行了河长制,社区干部蒋丽萍成了这条村级河道的河长,方家浜也开始了生态清淤,拉走了满满几十车淤泥。河道水环境建设中,这里又种下菖蒲等水生植物,安装专门增氧设备,区里还会定期派人来取水检测。

  “现在这水好,这个河长管得也好,经常在河浜前面转,有垃圾就自己捞起来。”毛琴大指着一位瘦瘦的男子直夸赞。

  男子叫吴建国,今年56岁,他可不是村干部,而是方家浜的“党员河长”。社区主任方文龙介绍,社区一共7名干部,却有大小27条河道,虽然每条河都有村干部当河长,但毕竟精力有限,巡河、护河总在时间、区域上有空白点。

  五六年前,吴建国从企业退休,没事就会在方家浜前面转转,有垃圾就自己捡一下,有问题就打电话向村里反映。“咱们这条方家浜,从臭水沟变成清水河不容易。反正我退休了也没什么事,多尽一点党员的责任吧。”他说。

  就这样到了2018年4月,武进高新北区在推行河长制中,发起招募“党员河长”志愿者,吸引党员参与河长制工作。吴建国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以前我只能算是个环保热心人,现在组织有需要,义不容辞。”

  从此,吴建国就开始了每天几次的巡河。“主要是看看水质有没有变化,水里有没有漂浮物,岸边有没有堆放的垃圾。”吴建国说,遇到白色垃圾,他就自己打捞起来,“虽然有第三方机构承包护理,但毕竟没咱在河边来得及时”。

  如今,武进高新北区的10个社区,陆续都建起了自己的党员河长队伍,党员河长发展了56人。高新北区城建科科长杭兰表示,“党员河长”作为志愿者,把河长制延伸到河道管理的最后一米,保证了巡河、护河的常态化,今后,这支队伍还要继续壮大。

  企业家当河长:排污者成了治污者

  “小时候,它是‘身边的河’;河长制实施初期,它是‘别人的河’;而现在,它是‘自家的河’了!”企业家田卫忠道出了成为河长前后心理的变化。

  2.8公里长的成湟河,周边分布着大大小小10多家企业。田卫忠的两个厂就在河的不远处,一个是电镀厂,一个是钢管带厂。

  田卫忠在这条河边工作了20多年,从一名普通员工一直干到企业老总,目睹了周边企业给成湟河带来的影响。“以前水蛮清的,有鱼有虾,后来就不像样子了,河里经常会出些事情。”田卫忠所说的“事情”,是水污染造成的事件,“小的事情,是影响水产养殖业;大的事情,是影响农业灌溉取水”。

  成湟河的水环境,是周边百姓心中的痛,也是田卫忠心底的歉疚:“对于企业来说,欠下的,迟早是要还的!”

  2007年,成湟河有了村级河长,水质开始逐渐改善。田卫忠积极响应治水规定,投入1000多万元对生产车间进行了清洁生产改造,企业污水实行生化回用处理。

  2018年底,嘉泽镇商会响应政府号召,要在企业家中推选“企业河长”,配合政府落实河长制工作。作为商会副会长的田卫忠第一个报了名,认领了家门口这条成湟河,“我们要从过去的排污者,成为今天的治污者”!

  田卫忠成了“企业河长”,第一件事就是带头实施清洁生产。他一面继续加大企业的清洁生产改造,一面加强对企业排污设施的24小时监控,“污水不达标,坚决不下河”。

  然后是巡河。田卫忠每天要抽出一两个小时沿成湟河走上一遭,他总结出了巡河的“三字诀”:

  看,看河水颜色有没有异样,看河里漂浮物有哪些;闻,闻一闻水上有没有异味;清,看到河面上漂浮物多时,他就组织企业员工帮助第三方机构一起打捞。

  田卫忠还利用作为商会副会长的资源优势,带动一批中小企业主动治污、配合治河。嘉泽镇副镇长宋丹峰介绍,嘉泽24条镇级河道,如今都有了“企业河长”,“企业家参与进来,既可以通过企业自身的努力减少污染,又可以对河流进行更有效的管护”。

  如今的成湟河,河水碧绿、芦苇青翠,绿色的护坡一派生机。截至目前,武进“企业河长”队伍也已发展到了160多人。

  村民当河长: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在武进,问当地人这些年水质好到什么程度,许多人会回答:能洗澡了!

  记者走访了几条能洗澡的河浜,分别是洛阳镇罗家头村的如意滩、东尖村的东尖引河、湟里镇葛庄村的木勺塘,发现除了能洗澡外,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点:村民几乎人人都是“河长”。

  比起罗家头村和葛庄村,东尖村的河道整治有些曲折——村民们是渐渐才有了主人翁意识,把村里的河当成“自家的河”的。

  东尖村三面环水、形如半岛,过去水面被分割成大小几个鱼塘。水系不流通,水质自然不行;排水不通畅,雨季又容易造成内涝。

  2014年,东尖村开展小流域改造,1公里多长的一段河道,800米属于整治项目内容,剩下的400米没了项目资金支持。眼看这400米要停工,村支书沈建忠决定自筹资金干。

  整治好的河道,水清岸绿、绿柳拂堤,成了村民休闲的好去处。东尖村人看到环境这么好,开始关心身边的河了,就向村里提出了新要求:能不能把全村的河都像这样整治一遍?

  村民的热情高涨,正合了沈建忠的新想法。他就向上级多方争取来一个项目,再把村里承包出去的3个鱼塘全部收回来,把全村水系都打通。新的一番整治之后,5公里长的东尖引河到处是一派碧波荡漾。

  环境变了,村民护河的意识也大大提升了。过去,有人在农田里干活时,习惯顺手把杂草扔到河里,还有人在河里淘米洗菜时,顺便就把装菜的塑料袋给扔到河里……现在,如果再有人敢这么干,看到的村民可就不干了,会打电话举报到村委会。

  村里购置了一批垃圾桶放在河边,慢慢地,村民们养成了不往河里乱扔东西的好习惯。

  建好一个点、带动一整片……东尖村走出的这条水环境整治路子,虽然看着曲折,却真实反映着“村民河长”的成长历程。

  “武进成长起来的一批‘河长’,是基层力量、草根力量的创举。”武进区水利局局长刘海荣表示,区党委和政府鼓励并支持河长队伍的发展壮大,近年来,不断地通过项目奖励、技术指导等多种多样的方式给予引导和支持。

  “民间河长作为行政河长的有益和重要补充,在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长效管护等工作中将大有可为。”刘海荣说。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陕西构筑沿黄森林生态廊道
下一篇:南昌出台《南昌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减轻和免除行政处罚的工作规定》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