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长6300多公里的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永葆长江生机活力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然而,多年来的高强度开发、粗放式利用让长江不堪重负,流域生态功能退化,接近30%的重要湖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珍稀特有鱼类大幅衰减,经济鱼类资源濒临枯竭。
长江“无鱼”,何以“渔”?部分渔民采取大鱼小鱼一网打尽的方式竭泽而渔,固化“资源越捕越少,生态越捕越糟,渔民越捕越穷”的僵局。传导效应所至,位于长江生物链顶层的珍稀物种——中华鲟、长江江豚,岌岌可危,局促地栖息于狭小、备受呵护的特定水域,重返自然之路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为了保护长江渔业资源,2003年以来,长江流域实行每年3至4个月的禁渔期。每年短暂的休渔时间,可谓杯水车薪。7月1日开捕后,当年的繁殖成果很快被捕捞殆尽,鱼类种群难以繁衍壮大。
破解“生态脆弱与贫困互为因果”,亟须实行更长时间、更大力度的禁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332个保护区于今年1月1日起率先全面禁捕基础上,2021年1月1日起,在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以及大型通江湖泊等重点水域实行10年禁捕。10年禁捕为全局计、为子孙谋,是逐步解决长江生态环境透支、渔业资源贫瘠的客观要求,是打破长江流域近30万捕捞渔民“下水无鱼、上岸无地”生计困境的有效途径。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渔民退捕,上岸后面临转产就业问题。从根本而言,要坚定不移保护好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协同推进。依托沿江沿湖水资源丰饶优势,发挥退捕渔民“熟悉水、了解渔”所长,在新的生产空间发展稻鱼综合种养、水产品养殖加工、休闲渔业,攀向更高的价值链,激活庞大国内渔业消费市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生态屏障意义显要的湖区库区统一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吸纳退捕渔民参与资源养护。涵养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要素,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教育,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使绿水青山源源不断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养殖渔业大国。人工养殖鱼类蛋白质在一日三餐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经过多代繁衍,人工养殖鱼类不可避免出现遗传多样性丧失、抗御风险能力弱化等问题,亟须补充优质野生亲鱼改善种群、提升活力。流经我国三级地理阶梯的长江是鱼类的天然种质资源库。每一种野生鱼类都是一把开启更多可能、更大空间的金钥匙。保护好长江野生鱼类,关乎我国水产养殖和食品安全未来。10年禁捕给长江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守护长江生物多样性基因库,为我国食品安全和绿色农业发展夯实基础。
民以食为天。中华儿女受惠于此,理应予以反哺。健全长江流域区际生态补偿体系,形成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应有回报的良好局面。加大长江流域沿江沿湖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健全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让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退捕渔民获得多元持续增收渠道,“百姓富”和“生态美”相得益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一起收获。
10年禁捕,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出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是让长江鱼类种群和生物多样性基因库休养生息的渔政,也是永葆长江生机活力的德政。
(作者:樊良树,系华北电力大学副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