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山西打造治沙富民新样本

2020-06-23 14:41:35    中国绿色时报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地处毛乌素沙漠的天然风口地带,曾是一片风沙成患、山川贫瘠的不毛之地。新中国成立后,右玉县历任党政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大力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全县森林覆盖率由不到0.3%提高到56%,创造了人类生态史上的奇迹,铸就了弥足珍贵的“右玉精神”。

三晋大地,数十年来以右玉为蓝本,攻坚克难,坚持生态保护修复为先,科学造林复绿,成功阻止了北部沙漠侵蚀,为京津筑起一道绿色生态防线。治沙也治穷,山西坚持“绿化彩化财化”同发力,在治沙造林基础上积极探索富民机制,推动各地在一个主战场打赢生态治理和脱贫攻坚两场攻坚战。

朔州市朔城区位于山西北部雁门关外,全年降水少且分配不均,蒸发量大,风沙大,干旱发生一般三年两遇。近年来,朔城坚持把荒漠化防治与生态兴区和富民强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造林绿化、森林资源保护、林业产业开发工程,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朔城区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为基础,加大工程治沙。积极争取地方资金配套,建成治理面积50万亩的西山生态治理工程区,森林覆盖率从11.5提升到25.2%,林草覆盖率达到46%。继西山工程,探索实施南山生态治理工程,目前已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3.2万亩。

朔城区在治沙的同时,积极探索后续产业发展。在治沙工程区,将景区和保护区、生态区连为一体,大力实施周边村庄景观化治理,支持农民发展采摘和农家乐,发展休闲旅游。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员聘为护林员,参加造林管护。同时鼓励扶持贫困户在承包地中间种植经济树和发展林下经济,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有稳定的产业支撑。统计显示,工程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普遍高于全区平均水平5-10个百分点。

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位于晋冀蒙交汇之地,境内有世界上唯一发育在黄土高原上的火山群。这里山体土层薄,水肥渗漏快,多年来造林绿化成效一直较差,只有稀稀拉拉的一部分小老杨。

2000年以来,云州区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探索出针阔混交,乔灌混交,经济林替代,发展景观林业4种荒漠化治理的科学模式。经过多年治理,火山群核心地带地面绿化已初具规模,绵延20公里,形成了将近30万亩人工林连片绿化工程,森林覆盖率达70%。

在此基础上,云州区积极探索乡村与企业合作,把国家投资、企业资金和农户入股投资结合在一起,在部分村落建设经济林采摘园,形成集旅游观光、林果业为一体的“绿色”新模式。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久久为功,官厅水库变清背后
下一篇:秦岭山傍黄河美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