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沙坡头,沙原上绘出的浓绿碧彩画

陆培法    2020-06-19 17:48:25    人民日报海外版

  黄河流经宁夏中卫市沙坡头。
  新华社记者 王 鹏摄

  初夏,宁夏中卫市沙坡头。昨夜刚下过小雨,上午天空尽现蓝天白云好景。

  记者驱车直奔沙坡头区的迎水桥镇。

  站在宁夏沙坡头腾格里沙漠边缘,呈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一道50余公里长、1公里宽的绿色屏障,把气势汹汹的“沙魔”死死地挡在包兰铁路北侧。

  1954年10月,世界上首条通过高大流动沙丘的“沙漠铁路”——包兰线铁路建筑规划经国务院批准。这一消息震惊世界,要知道,沙坡头迎水桥至甘塘50公里的沙漠地带,是这条规划中的铁路无法绕开的挑战。面对沙漠治理这一世界性难题,中国能否创造奇迹?

  1955年,包兰铁路铺下第一根钢轨。

  1958年8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前夕,中国首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全线通车。

  记者两次踏入沙坡头治沙区,采访了宁夏中卫固沙林场第二代场长张克智老人,张老告诉记者,曾有外国专家当着他的面预言:

  包兰铁路“存活”不了30年,就会被沙漠淹没。

  外国专家的“预言”没有变成现实。经过反复试验,沙漠科研人员和固沙工人摸索出“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即在流沙表面用麦草、稻草扎成1米×1米的草方格,使流沙不易被风吹起,达到阻沙、固沙的目的,并在草方格上栽种沙蒿、花棒、籽蒿、柠条等沙生植物,建立起旱生植物带,营造挡沙树林。而且还建起了4级扬水站,将流经沙坡头的黄河水引到沙丘上,提高了林木的成活率。几十年来,治沙的人们在包兰铁路中卫铁路沿线的沙丘上共铺设草障6.7万多亩,种植树木1亿4千多株。

  如今,放眼望去,这片一望无际的沙漠被一个个相互连接的麦草方格固定,像一张巨大的网“锁”住了“沙魔”的咽喉,昔日黄沙滚滚的荒漠如今已遍布柠条、花棒等植被,俨然已成沙漠绿洲。

  “这里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年逾五十的中卫市治沙林场副场长唐希明回忆,“我还记得小时候经常会有沙尘暴,特别是冬春两个季节,风沙一来,道路上、家里窗台上都积满了沙子,有时候吃饭的时候嘴里都是沙子的味道。”

  唐希明是土生土长的中卫人,他十分详细地向记者介绍了在铁轨两边各500米宽防沙绿色屏障的情况。

  在铺设草障、种植树木的基础上,科研人员在沿线建成了卵石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封沙育草带“五带一体”的治沙防护体系,形成了一条长55公里、两边宽500米的绿色长廊,有效阻止了流沙对铁路的侵害。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包兰线自通车60余年以来,没有因沙害引起任何行车事故,被国外专家誉为“中国人创造的奇迹”。这一治沙工程也获得了联合国“全球环境保护500佳”。

  近年来,中卫市政府借助国家实施的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世界银行贷款等项目,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投资开展防沙治沙建设。通过营造生态防护林、发展生态经济林、实施封山育林、扎设草方格和营造灌木林等措施,加大沙化区域的综合治理力度,开发建设了30万亩灌区,有2万多人搬到沙区定居,昔日的沙海早已变为林网成行、果实累累的绿洲。

  目前的包兰铁路上,每隔十分钟就有一列客车或货车通过。更为令人欣喜的是,从2017年开始,从宁夏银川开出的中欧班列,就奔驰在这条大动脉上。

  沙漠中的包兰铁路,已经在中国铁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在土黄色的沙漠上画出了一道“浓绿碧彩”的工笔画。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绿电·蓝天
下一篇:绵延绿色为证!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