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月初,工资到账,还房贷、还信用卡、买理财……只需一部手机、一个密码器,几分钟便把一切安排得明明白白。几天前,密码器没电了,拿到银行,柜员直接给办了个新的。问旧的密码器能不能由银行回收,柜员说,不回收,直接扔了吧。
拿着旧的密码器,这个曾经带给我不少便利的小东西,却让我犯了难:毕竟关乎账户安全,没有专业机构的回收,随便扔了总觉得心里不踏实。问起身边的朋友,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形:密码器没电了、初始密码忘记了……到了银行,往往就是换个新的,旧的不是丢掉,就是堆在家里。
只是没电了,并没有损坏,为什么不能交给银行统一回收处理、循环使用呢?
据业内人士分析,密码器没有循环使用,或许是出于安全的考虑。银行对于重要凭证的管理极为严格,如果增加循环利用的流程,还得为回收工作专门制定合规和风险可控的制度和流程,管理成本会大大增加——相较于一个密码器的物料成本,这并不“划算”。
也有相关人士认为,没有循环使用,或许只是因为“没想到”“没必要”:像密码器和U盾这些东西,个头儿不大,也不会像手机、电脑天天使用,循环利用价值并不大,也容易被忽视。
乍一听似乎有理,但一细想,又觉得不对——经济的账算得明白,那生态的账呢?密码器不大,里面却是“五脏俱全”:塑料、金属、纽扣电池……其中,塑料和金属属于可回收垃圾,纽扣电池属于有害垃圾,无论是随意丢弃还是堆在家中,对环境的污染或是对资源的浪费都是实际存在的。而且,随着网上金融服务的日益普及,这些小物件儿虽不起眼,却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日积月累,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同样不容小觑。
推进绿色生活方式,是一道“环环相扣”的综合题。这其中,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家企业、每一个单位,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像密码器、U盾这种不起眼的小物件儿,在生产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想一想,后续的循环利用怎么实现?
期待有一天,即便是不起眼的小物件,也可以被“精打细算”、顺利融入“循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