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乐游 > 正文

兵马俑上的指纹,也是“国家宝藏”

2020-12-18 14:45:33    北京晚报

每个兵马俑都是工匠杰作

新时代还需传承工匠精神

在央视近期播出的《国家宝藏》节目中,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摄影师赵震分享了他为将近8000尊兵马俑拍照的故事。为了最好的自然光线一等就是一年;说起自己发现兵马俑脸上2200年前的工匠指纹,他激动到哽咽。他的讲述打动了无数观众,被誉为工匠精神的生动体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外人看来,每天给兵马俑拍照是一件枯燥的工作,但年轻的赵震乐此不疲。通过他的讲述可以知道,他乐的不仅是摄影本身,也不只是镜头可以对准兵马俑,还有兵马俑背后的历史和祖先创造奇迹的工匠精神。所以,赵震在节目中说,给兵马俑拍照,是摄影师与拍摄对象的一次合作,更是后代与先人的一次对话。

兵马俑有世界第八大奇迹之称。它除了以气势恢宏见证秦王朝曾经不可一世的霸业,还活灵活现地展现了祖先精湛的陶俑制作技艺。走近文物,走进历史,以自己的方式去展现、去解读历史的细节,或许正是赵震等人今天的工作意义所在。

时下正有一些关于秦朝的电视剧在热播,剧中展现的多是帝王将相,几乎看不到普通人在那段历史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而成千上万的兵马俑有力地证明,人间奇迹离不开普通人的智慧和创造。秦国的工匠们在被强迫制作兵马俑时或许很不情愿,他们也不会想到自己制作的东西两千年后震撼世界,但正是由于他们当年的艰苦卓绝,当年的一丝不苟,才让一个个兵马俑穿越时间依旧生动,历经地下岁月依旧光彩熠熠。

“有一天拍着拍着,我一抬头就看见一尊俑的脸上有指纹,那可是2200多年前制作兵马俑的工匠留下来的指纹啊!当看到那种景象的时候,时间已经消失了,就在同一个位置,他刚刚离开,而我就踩在他的脚印上”,这是赵震的感叹。能近距离接触每一个兵马俑拍,的确是一个人的荣幸;但感动赵震进而感染观众的,其实正是祖先留下的这枚工匠的指纹。哪一个兵马俑上,不曾留下这样的指纹?兵马俑是国家宝藏,兵马俑上所刻录的工匠指纹,所呈现的工匠精神,未尝不是国家宝藏的一部分。

展现历史,也是在创造历史,用镜头记录兵马俑,也是对兵马俑的再雕刻、再创造。据报道,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还有一大批赵震这样的文物工作者,他们常年从事考古调查、钻探、发掘和研究工作,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了清贫寂寞,默默地奉献付出,精心守护世界第八大奇迹。可以说,他们的工匠精神,和创造兵马俑的工匠们一脉相承。

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血液,根植于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在新的时代,更需要发扬光大。只要怀着尊重和热爱,以工匠精神做下去,就可以创造更多的奇迹。(贾亮)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京雄津保唐将要形成“1小时交通圈”
下一篇:“国潮”富华巷点亮最美夜色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